第二十二章 大裁军(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世纪帝国 !
〖中〗国大地,正是一派沸腾景象。
这一场国战,是全民参与的战争。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这个国家的潜力都被近乎挖掘到了极致。
而这一场战争的战果,也理所当然地属于全体国民。
一系列的结构性税收调整,移民政策,工商业引导政策,土地税制改革,经济发展规划…,对外商贸条约体系的理顺,再加上政府和皇室产业真金白银砸下来的投资,贴具,补贴,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建设热潮。
在一片喧嚣之中,曾经万众瞩目的主角却已经低调地退场,开始了并不轻松的里程。
这是一支英雄的军队。
他们起于大西南,在那一片自隋唐之后自立于中原之外的华夏故土上打出了“抗法救国”的旗号,两次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法国殖民军:他们在甲午年毅然北上,以“驱除大陆,恢复中华”为旗帜,统一华夏,并挫败了〖日〗本的侵华图谋三他们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战争中征服了〖日〗本,粉碎了暹罗,扫平了边疆的叛乱,冒着风雪横扛西伯利亚,万里屠熊,最终把华夏先民曾经涉足的最远地带全部收回怀抱。
这是一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强悍武力。
这是一支以民族利益,国家意志为上,刺刀对外的民族武力。
他们从未失败,甚至从未获得没有胜利的和平。
在建军的短短三十年中,他们收获了多少历史强军也未能获取的荣誉和战果:以开疆辟土论,他们超过了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而不亚于鼎盛之蒙元:以歼敌人数论,他们在三十年中消灭的敌人超过了其他军队一百年的战果:以战绩论,四次大战,全部战胜,扫平了一个又一个强悍的敌国,把民族和国家推向了历史的最巅峰。
他们无愧于自己的名字:〖中〗国军队。
但现在这支军队,却要面临一个最为残酷的现实:裁军。
很多部队,虽然是战前临时组建和扩编,但历经了无比残酷的战斗,早已成为了坚韧顽强的战斗集体。他们珍视荣誉,深爱自己的军旗,自己的部队,为了战友,他们宁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他们来了,战斗了流血了,落泪了,眼看着很多战友牺牲了。
千锤百炼之下,他们从农民,工人学生,市民,统统变成了同一种物质:军人。
但在今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却必须脱下这身军装,告别自己为止战斗和流血,并用鲜血增添了荣耀的军旗,告别自己生死与共的战友。
这些已经坚韧如钢的铁血男儿,很多人已经见惯了生死离别,发誓不会再流泪。但在告别军旗,告别战友的那一刻他们全都哭得如同孩子。
他们想家。
他们渴望温暖的被窝,家人的温情,渴望看到自己久未谋面的妻子和孩子,也希望投身于华夏大地涌动的热潮之中。
但在离别的这一刻,他们才发现,自己的心,早已经被牢牢地系在这一片血染的红。
“军人流血不流泪”只是未到离别时。
一个个光荣的番号被裁撤,一面面曾经从蒙古草原打到鄂木斯克,海参崴海蓝泡的团队军旗进了军事博物馆,或者进了国防军预备役部队的仓库。
一个个曾经每天准时发出震天动地的号子,涌动着红与绿的军营变得空荡荡的,留守的军官吼着操,带着孤零零的勤务兵在空旷的操场上出操,讲话,点名,流泪。
他们从未如此地思念自己的战友,想念那些天南海北操着各种口音一起吹口哨,读家信,一起操爹骂娘,一起偷盗军需一起背靠背和敌人刺刀见红的战友兄弟。
军人们流了血,书写了传奇而现在,也到了谢幕的时候。
新西伯利亚。
国防军摩托化第四旅。
新任三团团长萧岚,脸上还残留着些许之前在西伯利亚顶着风雪徒步远征留下的冻疮瘢痕,正背着手提着马鞭,双腿叉开,直视前方,身后是排列整齐,身着军便服,表情严肃的军人,身前则是全副武装的国防军方阵。
萧岚沉默半晌,大声吼道:“稍息!”整齐的踏地声。
“还算有点样子看来没被文工团的huāhuā草草晃huā了眼睛,还是我们国防军的虎贲龙壤!”这位突出重围转战大山,生擒克罗帕特金,在国防军上下传得神乎其神的“萧无敌,…点了点头“老子现在要回乡结婚,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在这好好跟着团副和参谋长,还有总教习练习战技!摩托化,什么是摩托化?就是让你们一个兵顶甲种师的五个兵!别以为就是多四个轱辘给你们养大爷,想要配得上摩托化步兵这几个字,你们还短练!”
这帮从乙集群精选出来军人早习惯了这位的做派,反倒觉得心里格外舒服。光这位在边防部队杀出来的赫赫威名,在国防军第四师断后死战,突出重围,转战敌后,又生擒克罗帕特金的传奇故事,早就让这些撩起眼皮看人的精锐不得不服气。
萧岚大步走到队伍前面,转回身,看着原本身后那些摘了肩章,但胸前勋章闪亮,表情严肃的军人队列。
“今天,我只是暂时离开你们。可对面这些兄弟,却是要从此离开我们的部队。”萧岚的声音一下子微微有些哽咽,他顿了顿,又开口说道……,大家都是军人,跟着乙不集群从伊尔库茨克一路打过来,
风餐露宿顶风冒雪。咱们是战友,是兄弟,是亲人现在他们要走,我们是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全体都有了!”
“敬礼!”
刷地一声,手臂的丛林。
哽咽,痛哭,止也止不住。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骆铃声,路漫漫,集茫茫……”军歌声中,一个个队伍登上卡车,马车,或是徒步,从浸满鲜血的土地撤下来,从战后封闭集训的兵营中走出来,踏上了回乡的里程。
他们随后会登上军列,回到家乡,接受政府组织的民众,以及自己亲人和邻居们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