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复合词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及其理据性(1 / 2)
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有王希杰先生的《复合词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及其理据性》。文章的开头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学说。其实不但句子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复合词也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
王先生分析复合词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不一致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比较简单,仅是词语的语素在深层是另一种组合关系。如“钟鼓楼”的深层结构是并列式:钟搂十鼓楼。表层结构是偏正式:(钟十鼓)十搂。第二种是词语中有隐蔽的语素。如:“肉骨茶”深层结构是:肉骨(十汤)十(工夫)十茶。而表层结构是:肉骨的茶。其实,“肉骨”同“茶”不发生结构关系,不能相互构成直接成分。如“蛇医”:(给被)蛇(咬的病人治疗的)医生。第三种,为发音方便而把相邻又相同的语素省略去一个。如:大气压大气||气压。大姐夫大姐||姐夫。第四种,深层结构是一个复句。如“花生”:花落了(落入地下),然后生果实(果实生出来了)。第一个分句的谓语省略了,第二个分句的主语也省略了。在深层结构中“花”与“生”没有结构关系。两个汉字居然是一个复句,真的不可思议。这可叫“复句式复合词”。如“师母”:老师(的妻子),(我尊称为)母。
王先生文章说:“汉语中有些复合词,常常显得有些荒谬,无理据可说。这其实是这些复合词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类复合词的理据存在于其深层结构之中,只有揭示出其深层结构,才能解释其理据性。忽视了它的深层结构,仅仅从其表层结构出发,就会陷入困境。”
王先生的论述使我们对汉语复合词的复杂情况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是“震聋启聩”。
这些复合词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的不一致,主要是求文字简约而形成的。笔者本文要用另一种更复杂的情况来支持和补充王先生的论点。
各地方言都有一种“谐音趣难词”:把词的理据的真实用字,用虚假的谐音字隐蔽,形成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张冠李戴的趣难。它们更显得非常荒谬,理据和深层结构更不容易知道。王先生文章说,外国人学汉语,对“师母”很容易以为是说老师的母亲。其实对谐音趣难词更会有误解。《中国老年》1999年第8期《汉语奥妙撷趣》: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对“马马虎虎”百思不得其解,费了很大的劲才弄明白不是说两匹马和两匹老虎。就因为它是“麻麻糊糊”的隐实示虚。
又如“蛇医”指蜥蜴,《方言》已有。它有四足,不是蛇。以“蛇”称名,是“舍”或“折she”的谐音。指它遇难时,主动断尾而逃生。“医”字是“尾”的口语音的谐音。“蛇医”即“折尾”。《本草纲目.鳞一.石龙子》:“其类有四种。形大纯黄者为蛇医母,亦名蛇舅母。”蛇医母,由“折尾谋”谐音:折尾是它的脱险计谋。蛇舅母,由“折救谋”趣成:折尾是自救的计谋。广东汕头叫舅母蛇:救的谋略是折尾。都是很有文心的趣名,这比王先生说的“蛇医”,要复杂曲折的多。
王先生说:“仙人掌”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是一致的,而“仙人棒、仙人球”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是不一致的,其深层语义是:“仙人掌科中的形状像棒的植物”,或“样子像球的仙人掌(仙人掌科中的一种植物丫。但,这回避了对“仙人掌”的分析。因为,仙人掌#仙人掌科。“仙人”与“掌”之间,又是什么结构关系和理据呢?总不能循环论证来说,是“仙人掌科中的形状像掌的植物”吧。仙人棒、仙人球、仙人掌,三者的理据和深层结构也应是一致的。
“仙人掌”的字面意思,充其量只能是“(如)仙人的掌”。是比喻吗?绝对不是,因为“仙人掌”是有剌的,而无论中外神话,都没有“仙人的掌”是有剌的说法。可见,“仙人掌”等的疑难就在于不是以神仙的掌来比喻,却好像是如此的比喻。以假乱真。
《辞海》“仙人掌”条说:“原产巴西至阿根廷,我国西南部有野生的。”既然我国西南部有野生的,可以在西南方言试找理据。《柳州方言词典》::1剌;2剔。集韵傳韵亲然切‘插也。’”可证是由此义谐音为音近的“仙”。理据是动宾结构:權人。则称名当始于西南而传布全国的。其他地方没有这个生僻词,当另由“嫌”谐音,指人嫌弃它。温州话“仙”与“伤”同音同调。由“伤人”谐音成“仙人”。
《本草纲目.草部.仙人掌草》:“生合州、筠州,多于石上贴壁而生。如人掌形,故以名之。叶细而长,春生,至冬犹有。四时采之。”合州、筠州,即今四川合川、筠连县。《本草纲目.木部.枸杞》:“仙人杖有三种:一是枸杞;一是菜类,叶似苦苣;一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也。”《本草纲目.草部.仙人草》:“生阶庭间,高二三寸。叶细有雁齿,似离鬲草。北地不生。”都未解释“仙人”。而枸杞有剌,苦苣叶边缘有剌状尖齿,仙人草叶有雁齿,应都是从被人“嫌”的剌而成“仙人”之名。
谐音趣难词的理据及其深层结构更要隐蔽而应探求。它们的深层结构,类型则要多得多。
第一种,词语字面互无关系,无所谓表层结构,只有深层结构。(按,以下凡从《现代汉语词典》举例的,不作说明;方言词则先说地名)
阿飞:指身着奇装异服、举动轻狂的青少年流氓。按,谐音“非”,指非正常。与古语“非人”词义类似。阿,是词头。它不能与动词语素构词,“阿飞”不成结构。以下例子对此不须说明。
龙门刨:刨床的一种,机床的立柱和横梁结构形状像门。龙门吊:一种大型起重机,横梁和立柱的结构成“门”字形。按,立柱和横梁结构如“门”而高,高即“隆”,从而谐音。
马扎:一种小型坐具,腿交叉,上面绷帆布或麻绳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按,深层并列结构是谐音的:码扎。可以码合起来。
哈腰:弯腰。按,以虾常躬身比喻。虾腰,如言猫腰。南方有些方言“虾”音如“哈”的谐音。
香港,老虎蟹都:表示坚定要做某事。按,由“劳赴澥都(在所不辞)”的意思谐音。
劳,指辛劳。赴澥,指危险。澥、渤澥,古词语,指海。各地口语不用此词。可反证这一说法必久。
香港,猫纸:1学生考试中作弊提示的纸张。2演员表演时临场提示的纸张。按,作弊犹做贼,谐音“蟊贼”的省说。又,出猫:考试作弊。可对比。
银川,肚母脐脐:肚脐眼。按,“母”是“目”的谐音,“眼”的变说。
第二种,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类型一致,但表层结构不能表示理据。
海口,饲屎、饲尿:各指抱起小儿让排屎尿。字面意思却是用屎尿喂。实际是“饲、司”同音同调谐音趣说。又,塞肚屎:随便装一肚子。饱肚屎:吃饱肚子。是“屎、使”同音同调谐音趣说。理据各是:使塞肚、使饱肚。都是动宾结构。表层结构都是谑浪之至,让人喷饭。
香港,当白鹤:酒后呕吐。按,“当白喝了”的谐音。都是动宾结构。“鹤hog、喝hod”谐音。
叠罗汉:人上架人,重叠成各种形式,体操、杂技表演项目之一。按,也是儿童游戏,都与佛教的罗汉风马牛无关。“叠摞.汉”的理据和结构。叠、摞,复说。汉,是身体义。都是动宾结构。
马后炮:象棋术语,借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马后炮是双管齐下而很厉害的一着,无从有此比喻义。“码后炮”谐音,都是偏正结构。明代《六院汇选江湖方语》:“马后是叫缓些,马前是叫快些。”《汉语大词典》:“马前:戏曲术语。同‘马后’相对。旧指演员通过减少唱词、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压缩演出时间。”又,“马后:戏曲术语。同‘马前’相对。旧指演员通过增加唱词、念白和放慢演唱速度以延长演出时间。田汉《名优之死》第一幕:‘凤仙儿的《玉堂春》,早就要下了,您没有来,只好再叫她马后。’”徐世荣《北京土语辞典》:“马前:谓提前结束,不要再拖延时间。……如有某演员迟到,即嘱台上演员‘马后’,拖延时间,等演员到场。”炮,不是名词,而是动词:炮制。码后炮:接连迟后的处理,即不及时。
第三种,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类型不一致。马上:立刻。表层偏正结构是:马的上面。深层是动补结构:码上。同于“连上”,接上就作,便是立刻作。
独眼龙:瞎了一只眼的人。按,由主谓结构“独眼?窿”谐音曲折:一只眼(是)窟窿。把一只通明的好眼说成是空的窟窿。对比另只瞎眼不通明,是实的。湖南吉首另趣说成“一只虎”,谐音“糊”而指瞎眼。海口话说:单排(谐音:败。指:坏)目。都堪可比较。
龙洞:天然的山洞,是石灰岩被含有碳酸气的水溶解而部分消失后形成的。按,是“窿洞”的谐音,并列结构。而“龙洞”是偏正结构。
鸦雀无声:非常静。按,谐音“哑悄”。口语读“雀”如“悄”。主谓结构与复说结构的区别。
黑马:比喻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按,黑马实在无从有此比喻义。任何颜色的马、牛、驴、骡、人,都是可预测有力、无力和不可预测三种情况。黑,不指颜色而指情况不明。“马”谐音“麻”,与“黑”复说。故可指难知其实和出人意料。
罗汉果:多年生藤本植物。叶卵形或长卵型,花淡黄色。果实近圆形,烘干后可入药。按,从解释看不出与罗汉有何瓜葛。《柳州方言词典》:“罗汉果:入中药,有清热、止咳等功效。是广西特产之一。”对本省的特产也不知称名的原因。原因便在药效。清热即可“落汗”而谐音趣成“罗汉”。热,古词为“嘆han”,也可谐音。
秋老虎:指立秋以后仍然十分炎热的天气。《汉语大词典》释为“比喻立秋以后仍然炎热的天气”,但是,虎吃人与十分炎热是大不相同的,怎会成喻?以北京及一些方言来说,“虎”与“糊”谐音。立秋应凉而反热,趣侃为秋天老糊涂了。入秋雨应比夏少,也有反多的,北京方言把二者都说成“秋傻子”,堪可证明“虎(糊)”关系。上海、苏州、丹阳等地同词中却是“虎”、“火”谐音来指热。温州、柳州等地又是“虎”、“伏”谐音关系,言立秋后又是老伏天。
第四种,深层结构中有隐蔽的语素。
马架:1小窝棚。2用来背东西的三角形木架。按,表层结构是:马的架子。深层另是动宾结构:码(成)架子、码(成)棚子。
皮猴儿:风帽连着衣领的皮大衣。棉猴儿:风帽连着衣领的棉大衣。按,“猴”都谐音“后指风帽不戴时搭在后面。全称是:(衣领)后(连)(风帽)的皮/棉(大衣)。
驴打滚:1高利贷的一种。放债时规定,到期不还,利息加陪,利上加利,越滚越多,如驴翻身打滚,所以叫驴打滚。2一种食品,用黄米面加糖制成,蒸熟后,滚上黄豆面。
猫狗猪等都打滚,为何偏以驴比喻?深层结构是:(利息)屡打滚。那种食品以滚上绿豆面为佳,绿豆泻火,由“绿”谐音。黄豆面是代替品。滚上芝麻的,便谐音叫“马打滚”。理据:打绿(豆面)滚过;打(芝)麻滚过。北京方言也叫“豆面儿糕”,就是平实的名字。
鸭舌帽:帽顶的前部和月牙形帽檐扣在一起的帽子。按,“压”的谐音,(前部)压在(帽)舌上的帽。福州话,牧:看病。按,不带入声尾的“摸”的谐音,“摸(脉)”的省说。
第五种,深层结构中有粘连的虚假语素。
银川,蒙古大夫:戏称不大会治病或治病粗鲁的医生。按,不是蒙古族而如此说,即是戏称。“蒙”是蒙昧义,指不大会治病;又谐音“猛”,指粗鲁。“古”是粘连成趣的。
北京,人五人六:神气十足。按,“五”是“物”的谐音。自以为是个人物的神气。由虚假的“人五”再陪衬上虚假的“人六”。
银川,花姐姐:二十八星瓢虫。按,“姐”由“介”谐音,指它的介壳。再虚陪一个“姐”字。
柳州,九八行:旧时的经纪行。而雷州指经营土产买卖的商行。厦门指经纪人。理据都是“纠”或“勾”,指勾通买卖。由虚假的“九”再加一道机关“八”,便是虚义陪从,有如“偏义复词”。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老村所著长篇小说《骚土》第274页:“那天夜里,黑女大(按,黑女之父)手持搅料棍将那贼二臭八八**九九一顿数落。”八八八,是用棍打的响声作记音。本当言“巴巴巴”,特意要搭配虚义的“九九九”,而变换字的写法,成为“八八八”。又,第326页:“心里就想着妈死的时候,八八**九九地叮嘱他。”此例中“八(巴)”指说话的声音,也虚陪了“九”,是同一语言现象。“九八佬”“九八人”:商业场中的经纪人。情况相同。
柳州,拍水窦章:白开水。徐州,周武郑王:1规矩;庄重。2堂堂正正;理直气壮。武汉,郝邬安常:黑糊糊的。都是从“白水”“周正黑乌”谐音而粘连成《百家姓》的一句话。
第六种,是仿词,借助别的词才可以理解理据及深层结构。
福州话,一号:隐语,指小便。二号:隐语,指大便。按,“一,,是福州话有音无字的前缀“口”的谐音,用于形容词前,加强感情。而“一”则是“味”的谐音,该词典:“味:脏,儿语:衣裳味味、手味了。”“号”是叹词“呵”的谐音。而“号”另是“屙”的谐音。“二”是有音无字的前缀“0”的谐音,作用相同。如此,“呵味”(啊,脏!)倒序而谐音成“一号”;或者,“口屙”也谐音成“一号”。都从“一”是小数,指小便。“0屙”谐音成“二号”,便仿说而指大便。否则,词义实在匪夷所
香港,鸭:男妓。按,是“鸡、妓”谐音的仿词。又,凤:婉指妓女。也说凤姐。一楼一凤:指一屋一妓的卖淫现象。“凤”喻妓女。按,“凤”之言只是仿词,不是事理性比喻。饮食业把鸡翅、鸡爪誉说成凤翅、凤爪,受此影响,变“鸡”为“凤”,与“鸭”之称相似。明代叫“粉头”,即“凤”的谐音隐曲,香港话承此。又,小学鸡:小学的学生。“鸡、基”谐音,小学是基础。而,中学鸡:中学的学生。便是仿词。
柳州,牛克思=牛客(师):吹牛大王。按,牛客(师)是“(吹)牛客”与“(吹)牛师”的糅和为一。仿“马克思”而把“牛客(师)变成“牛克思”。
《汉语大词典》:六国贩骆驼:到处揽生意。比喻喜欢多事。《红楼梦》第四六回:“这个娼妇专管是个‘六国贩骆驼’的,听了这话,他有个不奉承的!”按,是仿西安话,六国贩马:形容不诚实。西安古属于秦国,善养良马。六国是从秦国贩卖良马,说成秦国从六国贩卖,就是不真实的。
第七种,为发音方便而把相邻又同音,并不同义的语素省略去一个。
《汉语大词典》:“单身汉:未婚或丧偶的男子。亦指未带家眷一人独居者。”但是,“汉”指男人。而“单身:没有家属或不跟家属在一起生活。”两相对比,则“单身汉”的字面意思只能是单身的男人。它与“单身女人/单身工人/农民/老人/教师/客人”等等一样,都无从表示未婚或丧偶。“单身汉”却能表示这个意思,这正是趣难词“无中生有”的奇特。
原来,“汉”字中同时谐音双兼着“旱”字。在民间性隐语中,用“旱”“涝”各表示男人没有**或**频繁。明代戏剧《玉环记》第24出《梨花儿》:“我是个风流提领,惯要游山玩景。只因没了夫人,……夜来叫苦连天,恨不得临时掘井。……有一小姐,十分标致,欲要娶之。”所谓“游山”实际即“爬奶头山”的说法。“玩景”即谐音“井”,指女阴。“玩井”与“掘井”都指**。而“临时掘井”即“临渴掘井”。“渴”犹如“旱”,指性饥饿。反映抗越卫国战争的著名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就有“旱”“涝”的特殊说法。“他诡秘地一笑,骂道:‘奶奶的!夫妻两地,远隔五千里,一年就那么一个月的假,旱就旱死,涝就涝死了!’三位排长笑得前仰后合。”
福州话,洋油猴=油猴:没有玻璃罩的小煤油灯。按,福州话,猴:小的。如说猴帽、猴店。碎:较小的陶罐。碎囝:小的量酒、酱油、醋等的器具。则“猴”是“垢、硣”两层意思同音谐音而兼并为一个字。垢,指没有玻璃罩而脏。对比有玻璃罩的不脏。“硣”指小。
福州,听唱曲:迷信的人站到路边听过路人说话,以听到第一句话为谶语,判断吉凶。按,“听、程”同音异调。程,指路程,被同化而兼并在“听”字中了。“唱、上”同音异调。“曲、过”音近。“听(路程)上过(的)人的话r的理据。
广州,水积:水锈、水垢。按,应是说“水迹积”。“迹”合并于同音的“积”。
福州,寒士:不知世事的书呆子。按,字面意思是贫士。本词典:“含歞;糊涂不懂事,傻呵呵的样子。”理据当是“含歇士”。“含”字兼并了“歇”字。再把“含”谐音为“寒”。
第八种,深层结构是一个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