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是我国猿猴志怪文学的升华(1 / 2)
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日本学者南方熊楠氏早在1920年首先提出印度神猴哈奴曼曾经影响孙悟空形象创造。俄国钢泰和继有同说,但都未有论证。胡适1923年《〈西游记>考证》提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是国货呢,还是进口货呢?”“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祈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我依着钢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记事诗《拉麻传》里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胡适的论据:一、哈奴曼能在空中飞行。二、孙行者是猴王,与哈奴曼的猴国大将身份也很相近。三、哈奴曼能缩得极小钻进对方肚腹而再变得极大。四、哈奴曼是文法作者,《取经诗话》里的猴行者是白衣秀才,也许是这位文法大家堕落的变相呢。五、二者都神通广大。胡适说:“这样一桩伟大的哈奴曼故事是不会不传进中国来的。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
鲁迅否定影响说,理由是吴承恩未看过佛经,汉译佛经没有相类的话。又认为孙悟空是袭取无支祁的。新中国成立后便有不少学者认为他们在哈奴曼身上及在汉译藏译佛经中寻找到了不少证据。吴晓铃先生《“西游记”和“罗摩延书”》(《文学研究》1958年第1期)对这些证据实事求是地说:“我认为:在古代,中国人民是知道‘罗摩延书’的,但是知道的人并不很多;而且,对于‘罗摩延书’的故事的了解是很不够的。……想象从释典翻译文学的夹缝里挤进来的一点点的、删改得全非本来面目的‘罗摩延书’的故事的片段竟会影响“西游记”故事的成长,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西游记故事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是我们祖先从反映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愿望中创造出来的,是我们祖先从歌颂自己的优良品质的愿望中创造出来的。智慧、乐观、勇敢、富有反抗精神的孙悟空虽然和‘罗摩延书’里的大颔猴王哈奴曼有相似之处,但是决不能说他是印度猴子的化身,我们的猴子自有他的成长历史。”吴晓铃先生的意见是绝对正确的。
萧兵先生是论证影响说最详细而最坚定的,他把胡适的“五证”扩大为“八证”,并说原来否定影响说的学者都或转为承认,或者不再发表驳论而默认。笔者则认为“八证”仍然不能成立。
萧兵先生《中国文化的精英》说:“理想的办法是,不但以作家笔下的孙悟空与哈奴曼做比较,而且要以整部《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做比较,甚至要以整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佛教文学史、梵语文学史做比较。这个任务太艰巨了。这里只能就诸家所拈出的孙悟空与哈奴曼之间的所具有的‘趋同性’和‘可比性’做补充和评述。”既然是理想的办法,就应该尽力去做;却以“太艰巨”为遁词,而只比较“趋同性”和“可比性”,而完全置“差别性”和“不可比性”于不顾。这就不是严谨而科学的论证,也是数典忘祖。本文则如数家珍而先申说我国猿猴志怪文学悠久历史及丰富内容。
一、我国猿猴志怪文学悠久历史及丰富内容
人及猿猴类动物是直立行走的,动物学特称“摭行性”,灵长目。我国从公元前11世纪《逸周书》开始,不断积累,从猿猴习性、形态、名字三大系统组成一个庞大、复杂、细密的志怪网络,都是对猿猴的灵敏性唱赞歌的。在此文化蕴涵雄厚的基础上升华结晶出孙悟空的形象。
对猿猴习性的志怪说法很多。
第一种:能言。《逸周书.王会》:“生生(狌狌)欺羽,若黄狗,人面能言。”但是,猿猴或真猩猩都不能言。“能言”是感叹“能焉”的谐音。形容词的“能”,指猴子有灵性,直立行走,前肢如人手臂,能模仿人的一些动作。
第二种:食人、食猿猴。《逸周书.王会》:“费费……食人。”而“食”谐音“是”。即把明喻的“似”变成暗喻的“是”。
第三种:能笑。《荀子.非相》:“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毛也。”不仅猿猴,任何动物都无所谓哭或笑。猿的鸣声拖得很长,即“啸”。正就是从“啸”而谐音成为趣假的“笑”。
第四种:猩唇味美。《荀子.非相》“啜其羹,食其裁”,那时就把猴肉说成美味。《吕氏春秋.本味》:“肉之美者,猩猩之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八珍惟熊掌鹿尾常见,驼峰出塞外,已罕靓矣。猩唇则仅闻其名。”可见,吃猩猩唇只是虚说而已,是另指与女性“红唇”接吻的趣说,红艳之色称为“猩猩红”。宇文氏《妆台记》:“唐末点唇有胭脂品、猩猩晕。”猩猩晕,就是猩红色。
第五种:盗女。《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状如禺而文臂,豹虎(尾)而善投。名曰举父。”是把猿猴的异名“狙”谐音隐蔽成“举”。猿猴并没有花纹,无所谓“文臂”。既说“臂”,就是誉说前肢进化如人手。“纹”就是“采”而谐音“才”,指有“善投”的才能。而“父”是“符”的谐音。“狙符”:这些说法是与狙即猿符合的。由于这个“父”字而繁衍出再生性的盗女趣说。遍及全国的“猴娃娘”故事,雄辩的说明“盗女”的说法的深远影响。钱锺书《管锥编》:“西方俗说,亦谓猿猴性淫,莎士比亚剧本中詈语(yet asle cherousas a monkey)可征也。”这句英语的意思:猿猴淫荡。盗女在我国是从猿猴志怪网络中“举父”谐音“狙符”这一环节产生的。在我国才有某种动物全是雌性或雄性,某种动物淫荡的说法。在西方独说猿淫荡,就只能是很早从我国流传出去的。
第六种:左手操管、操竹。《山海经.海内南经》:“枭阳国……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左手操管。”说猿猴仅“左手操管”,自然虚假。又是对上肢进化如手而誉赞的志怪说法。“左”是“作”的谐音。“管”不是名词,而是动词:管理、料理。猴子不仅“操竹”,也可以拿木或石。“竹”是同音的“筑”的谐音:捶、击、打、捣。左手操管、操竹,实际是“手作操管”、“手作操筑”的字序。赞誉前肢进化如人手。
第七种:喜酒。《淮南子.泛论训》高诱注:“又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仍然是从“啸”而趣变的,即把“啸”换成同义的“吟”。古诗文既说猿啸,也说猿咏。把“啸久”变换成“吟久”,再谐音成“饮酒”,就成为猩猩爱喝酒。
第八种:喜鞋,与喜酒成为配套趣说。《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出猩猩。”李贤注引《南中志》:“猩猩在此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層子。土人织草为層,数十量相连接。猩猩在山谷,见酒及層,知其设张者,即知张者先祖名字。乃呼其名而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去而又还,相呼试共尝酒。初尝少许,又取層子著之。若进两三升,便大醉。人出收之,層子相连,不得去,执还内牢中。人欲取者,到牢边语云:‘猩猩,汝可自相推肥者出之。’竟相对而泣。”从猿猴直立行走而趣说它们需要穿鞋,从而设计出人以層骗它的情节。
第九种:善变。《抱朴子.对俗》:“蛇有无穷之寿。猕猴寿八百岁变为猿,猿寿五百岁变为獲,獲寿千岁。蟾蜍寿三千岁。麒麟寿二千岁。”是从猿猴“能言”而繁衍来的说法。能言就是善辩。它也善辨人意。都可以谐音成为善于变化形状。首先是善于变人,而且所变的人往往谐音成为姓袁、胡、孙、申(属相的猴与地支的申对应)。孙悟空的姓就由“猢狲”而来。
第十种:能辟马疽疫。
第十一种:戴帽。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又有山精……又或如人,长九尺,……衣裘戴笠。”按,“衣裘戴笠”的衣裘,指猿猴全身有毛。“戴笠”也就是戴帽,却是:“戴毛”的谐音。指头有长毛。
第十二种:觅蟹。邓德明《南康记》:“山都形如昆仑人,通身生毛,见人辄闭眼,张口如笑,好在深山中翻石觅蟹啖之。”《古小说钩沈》辑祖冲之《述异记》对“觅蟹”演绎成曲折故事。从猿猴后肢直立行走,趣说它需要鞋,再把“鞋”与“蟹”谐音。“觅鞋”就谐音成为“觅蟹”。
第十三种:盗人盐。《神异经.西荒经》:“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把猩猩“能言”换说成“道人言”,再谐音成“盗人盐”。而“食虾蟹”,实际只是食蟹,由“蟹”而虚陪加上“虾”。
第十四种:助人为乐。是把猿猴似人变说成猿猴作人,再谐音成“佐人”即助人。王子年《拾遗记.周群》:“猿化为一老翁。手中有玉板,长八寸,以授群。群问曰:‘公是何年生?’答曰:‘今已衰迈,忘其生之年月。忆从轩辕之时,始学历数,风后、容成,皆黄帝之臣,就余授历术。……群复其言,更精勤算术,乃考校年历之运,验于图纬,知蜀应灭。及明年归命,皆称周群详阴阳之类也。蜀人谓之后圣。”既写猿猴的“能焉”,又写猿猴乐于助人学习。《广异记.魏元忠》:“家贫,独有一婢。厨中方爨,出汲水还,乃见老猿为其看火。婢惊白之。元忠徐曰:‘猿愍我无人力,为我执爨,其善乎!”’助人为乐是开拓了积极的方向,诱发而结成了孙悟空帮助取经的硕果。
对猿猴形态的志怪说法有若狗、若豕、如鹿、如龙、白耳、反踵、独足、长唇,唇蔽其目、、巨人,长身等说法。
猿在古代的分类命名很多。《本草纲目.猕猴》:“其类有数种:小而尾短者,猴也;似猴而多髯者,盧也;似猴而大者,獲也;大而尾长赤目者,禺也;小而尾长仰鼻者,狖也;似狖而大者,果(猓)然也;似狖而小者,蒙颂也;似狖而善跃越者,漸猢也;似猴而长臂者,猿也;似猿而金尾者,狨也;似猿而大,能食猿、猴者,独也。”没有说到的还有:帷、猱、揮。
志怪文学利用上述已知的这些名字及猿猴的某种习性,用谐音等方法又变换出四十多个趣怪名字而成为十一个系列。限于篇幅,这里仅解说几个名字的隐蔽曲折。猩猩。是从“惺”(聪明)而专造的字。嚣、枭羊、枭阳、山笑等,是“啸扬”的谐音:啸声高扬。“狒狒”、“费费”:根据“费”,可以知道是从“消”字变换说法的,因“消”与“费”可以是同样意思。“消”正是“啸”的谐音,指猿的啸声。“獾如”是谐音“卓”。卓如,即卓然。指能直立,会用手。“獾狖”卓绝的猿类。“蠼”、“玃”、“纏”,实际是异体字。理据是“觉”,指猿猴有悟性。“人熊”,而“熊”是“雄”的谐音,赞颂猿猴如人之雄。“足訾”。而“訾”是“咨”的谐音。足咨:足以赞叹。这与生物学把猿猴叫灵长类一致。从这些名字也可以见猿猴志怪文学与孙悟空形象文化蕴涵一致性。
又有个怪名:冶鸟。是从猿猴“其行如飞”而变说成鸟的。也由“枭阳”的“枭”字付会。《捜神记》卷十二:“越地深山中有鸟,大如鸠,青色,名曰冶鸟。穿大树作窠,户口径数寸,周饰以土垩。赤白相分,状如射侯。伐木者见此树,即避之去。或夜冥不见鸟,鸟亦知人不见,便鸣唤曰:‘咄,咄,上去。’明日便宜急上。‘咄,咄,下去。’明日便宜急下。若不使去,但言笑不已者,人可止伐也。若有秽恶及其所止者,则有虎通夕守之,人不去,便伤害人。此鸟白日见其形,是鸟也;夜听其鸣,亦鸟也。时有观乐者,便作人形,长三尺,至涧中取石蟹,就火炙之。人不可犯也。越人谓此鸟是越祝之祖也。”其中“大如鸠”的“大”字衍。而“鸠”是“啾”的谐音:口咏。《文选.班固〈答宾戏>》:“夫啾发投曲,感耳之声,合之律度。”李善注:“啾:口咏也。”咏即啸。是以啸来透露所说的是猿猴。
“冶鸟”应是从“妖邪”词而作诡变的。因为古汉语“邪”字也作为语助词“也”的通假字。本应明白的叫“邪鸟”,而用“飞白”修辞,读成“也鸟”之音,别写成为“冶鸟”。既然趣说成鸟,就从鸟来编造凶怪说法。“役虎”是使用老虎,也就是使用“兽”。这又是从猿猴能“用手”而谐音成趣怪的。“便作人形”、“取石蟹”,仍然是原来对猿的趣假。
萧兵、周俐《古代小说与神话宗教》:“船上的标志是:‘刻玉为鸠,置于表端。’像印第安人的‘图腾杆’。‘言鸠知四时之候’,初民以为候鸟能辨别乃至决定季风和季节风。‘今之相风(相风鸟一风向标),其遗制也。’假如参之以晋张华《博物志.异鸟篇》所说的‘越祝之祖’的‘冶鸟’,就会知道‘鸠’立‘木表’之端,就是浙江绍兴306号祖国墓所发现的‘灵屋鸠柱’(事亦见《捜神记》卷十二,以及段成式《酉阳杂俎》。”而此解释大误。这些文字中的“木”分明说的是“树”,而不是木柱。虽然说到“鸠”,却是趣假,而且以“便作人形”来提示“鸟”的虚假。分明说此物言笑、取石蟹就火炙之,即是活的,而“相风”是用鸡毛作的物,虽以鸟名而不是鸟。段成式分明说此兽名叫山萧、或山臊,即不是鸟。对“冶鸟”的大相径庭的错误解释,又说明对我们自己的猿猴志气怪并未研究。
《励耘学刊》语言卷2008年第1辑刘瑞明《谐音是研究疑难词语的金钥匙一一以猿猴志怪词语的解读为例》对我国对猿猴志怪的庞大、细密、复杂的网络系统,有更全面详细的钩稽、梳理和解密,更可见核心是誉赞它们的“惺”“雄”“能”“卓”。这些志怪说法都载于常见的书中,肖兵先生不可能不知,只是因为一相情愿的要证明影响说,便视而不见了。
印度《罗摩衍那》成书是公元前三、四世纪到公元二世纪,虽然也历史悠久,神猴哈奴曼却是仅一木独秀。我国的猿猴志怪文学是广袤的参天密林,从中孕育出孙悟空。
二、孙悟空是我国猿猴志怪文学的升华
由于孙悟空已经完全人物化,所以猿猴的“能笑”“喜酒”“喜鞋”等等就没有意义。“盗女”是负向的,也就被淘汰。“能言”的原型是“能焉”,孙悟空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点。他因对“三更早”准确领会而独得师传。《西游记》又把“能焉”再谐音成为“能眼”,而说他善于看破妖精的伪装和伎俩,所谓“火眼金睛”的志怪写法。他是被太上老君八卦炉烧成“火眼金睛”的,“火眼金睛”在字面上却是炉火把眼睛烧红肿、眼珠硬如钢铁的病态。第七回:“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熠得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但这正与视力好而恰相反,也与书中实际表现的恰好相反。原来,“火眼金睛”是“豁眼净睛”的谐音,指视力通明,眼珠没有浑浊。
特殊的“能焉”也就是善变,就结晶成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孙悟空的姓也继承了原来的“猢狲”谐音。而“悟空”的名字,似乎是佛教一切皆空的意思,但它是道教祖师起的,就不是如此意思。《西游记》也并不宣扬一切皆空。是暗中谐音“务空”,指纯属虚构。这与猿猴志怪文学网络中众多的趣味说法一样,也与孙悟空形象前身的著名水怪的名字“无支祁”一样,都是故意要透漏出解答神秘的钥匙。即谐音“无之奇”:没有此奇兽。“之”是文言文的指示代词:这。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古巫、母、无三字基本同音,无支祁即母支祁;祈通作歧,支歧即肢歧,似乎形容猿揉猩狒‘歧肢’‘反踵’之状(偶然直立行走时腿部乱摇摆)。”但,猿猴不是偶然而是常常直立行走,腿部并不乱摇摆。“歧肢”“反踵”都不能表示乱摇摆。而“母肢歧”不成意思。按他的解释,“无肢歧”又成为并不乱摇摆,自我矛盾。于此又可见因数典忘祖而错误重重。
三、候者——孙悟空的历史人物原型
孙悟空是从真实的历史原型而再艺术化的,且看孙悟空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铁证。
唐慧立、彦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说:河西的慧伟法师向玄奘详说前面路途的危险。“关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伊吾国境。”玄奘“闻之愁憒,所乘之马又死,不知计出,沉默经月余日。”传记对过五烽之险与得助有详细记叙:
“径八十余里,见第一烽。恐候者见,乃隐伏沙沟,至夜方发。到烽西见水,下饮盥手讫,欲取皮囊盛水,有一箭飒来,几中于膝。须臾更一箭来,知为他见,乃大言曰:‘我是僧,从京师来,汝莫射我。’烽上人亦开门而出,相见知是僧,将入见校尉王祥。”
王祥听了玄奘的表白,很受感动,对他很尊敬。但劝他放弃取经而愿帮助他返回。玄奘再次表示不怕死的决心。王祥便赠送粮和水,送出十里。说:你到了第四烽,就说是我请他帮助你。
“既去,夜到第四烽。恐为留难,欲默取水而过。至水未下间,飞箭已至,还如前报,即急向之,彼亦下来。入烽,烽官相问,答:‘欲往天竺,路由于此,第一烽王祥校尉故遣相过。’彼闻欢喜留宿,更施大皮囊及马、麦相送。云:‘师不须向第五烽。彼人疏率,恐生异图。可于此去百里许,有野马泉,更有水。’从此已去,即莫贺延碛……”
胡适《西游记考证》特别提到这篇传记,说:“传中说玄奘路上经过许多艰辛困苦,乃是《西游记》的种子。我们且引他一段。”所引就是上面的原文。接着引述了高昌国王等对玄奘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从而说:“从此以后,玄奘就是‘阔留学’了。”即最大的困难已经解决。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正就是把玄奘路上实际经历的这个困难的救助者变成了猴行者。《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法师语曰:‘今往西天,程途百万,各人谨慎。’行经一国已来,偶于一日午时,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即在出境时遇见猴行者,就正是把这两位边境烽火台的校尉,即“候望者”,艺术处理成为石破天惊的猴行者。《西游记》唐僧遇孙悟空的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此乃是大唐的山河边界。”唐僧也是出境时遇见孙悟空。候望者、猴行者、孙悟空,三者完全对等。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孙悟空形象是土生土长的。
猴与取经的联系,天机奥妙仍然是猿猴志怪文学中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谐音方法。边境烽火是在台上点燃的,而这种边防守望的台,也叫“堠”,或写成“候”,与“猴”恰可谐音。下面对于“堠”或写成的“候”举些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