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制造枪械(1 / 2)
最快更新挽明最新章节!
三朝辽事录版:
孙承宗问:“新旧两城在八里之内,而旧城外又有城防壕沟和设施,如果重城的士卒发生溃散,那一不小心就会陷于自家的品坑地雷与坑壕之中,新旧两城之间,南面是水,北面是山,溃卒无路可逃,如果都拥于旧城之下,那到底是开门放他进来,还是不开门听任他们在外?”
王在晋答:“山上建有三座山寨,若有逃溃可以奔向那里,而旧城也有三道关口可以进入。”
孙承宗问:“兵法乃是置之死地而生,为什么要为他们提供逃跑的便利?”
王在晋答:“这几万边兵都是老兵,特别擅长逃跑(边兵善走),虽可杀死逃兵,但大批士兵逃跑时,亦无济于事。所以我用两个城的设置,既是依仗城池而稳定军心,又可借此来消减边兵溃散的念头。”
孙承宗无言以对。(臣遂无以应)
实际上,这两个版本提出的问题是一样的,只是王在晋最后的回答不一样。
结果一个是王在晋无言以对,一个是孙承宗无言以对。
但是无论哪个版本,王在晋都是错的。☆↑,
王在晋的意思是,品坑地雷和壕沟既是为敌而设,又是为逃散士卒而备的,以代替截杀逃兵的督战队。
就是说新城实为死地,王在晋一旦下令不开关放溃兵进入,重城里的守军只有死守城池和退守山寨两个选择,而山寨不过是摆设(若城池不能固守,山寨亦不能守住)。所以,重城里的士兵要想活命就只能倾力死战。
这里有一个问题,王在晋身为辽东经略,明知辽东那些老兵特别擅长逃跑(边军善走)。还用这些老兵守城,那得有多愚蠢?
而且重新建筑一座坚城至少要两年时间,有两年的时间难道训练不出一支敢于作战的部队么?如果能训练出新军,那为什么还要那些只知逃跑的士兵去打仗?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应该把这样的士兵打发滚蛋。
所以说孙承宗那句“臣遂无以应”的解释应该是,遇到这么笨的人,我都不知该说什么了。
孙承宗询问完王在晋以后。召集将吏讨论如何防守。
监军阎鸣泰主守觉华岛(辽宁兴城东三十里海中,今称菊花岛),袁崇焕主守宁远卫(今辽宁兴城),王在晋则主守中前所(今辽宁绥中县前所镇)。监司邢慎言、张应吾等附和王在晋的意见。
孙承宗在全面考虑了各方意见,权衡利弊得失后,表示支持袁崇焕主守宁远的意见。
孙承宗回到北京,便向朱由校明确阐述了坚守宁远,与觉华岛守军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战略计划。并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方针,并建议解除王在晋的兵部尚书及辽东经略之职。
朱由校接受了孙承宗的意见,将王在晋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八里铺筑城之议遂息。
杨鹤并未参与到这场争论当中,孙承宗在召集辽东诸将吏商议的时候也没有找杨鹤,因为杨鹤虽然是职方司主事,但并不管辽东的军事筹划等事。杨鹤的职责只是选练新兵,铸造武器。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杨鹤的官职是买的,辽东的官员都瞧不起杨鹤。
不过杨鹤并不在乎这些。
而且他现在也没有精力去考虑辽东的事情。
杨鹤现在既要抓训练,又要跟孙元化等人研制新式火器,有点闲暇还得去盐场那边看看,晚上还要读书写字,可以说。杨鹤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根本就没有一点空暇。
虽然研制武器主要是孙元化在做,但是制造武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这时候制造武器全靠手工打造,包括制造枪管,都是手工钻孔。
而制造枪械必须精细。部件稍有偏差,就会出现问题。
虽然燧发枪的结构远比转轮火枪简单,但是有些部件也不是那么容易制造的。
燧发枪的点火构造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这个结构里面有一个部件至关重要,那就是弹簧。
弹簧必须有强度,而且要经久耐用,不然的话,弹簧没有弹力,那样撞击力度不够,打不着火,而要想有强度,就必须用钢,而且含碳量必须要适中,高了没有韧性,低了硬度不够。
所以第一步就是炼钢,炼能制造弹簧的钢。
在没有任何数据的情况下,要炼制弹簧钢只能一次次实验。
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炼出的钢需要先锻打成钢丝,然后把钢丝缠绕成弹簧,然后再测试弹簧的硬度和韧度。
用时一个多月,工匠们终于炼出可以制造弹簧的钢。
弹簧解决了,然后就是打造枪。支的部件,比如说击锤,扳机,准星,照门等等。
看到工匠们用手工锻打这些部件的时候,杨鹤默默思索起来。
现在是摸索阶段,用手工锻打无所谓。可是等第一支枪造出来,并且检验合格以后就需要大批量制作了,那时怎能还用手工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