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开个朝廷(1 / 2)
@@唐寅闻言连连点头。
「听你这一说连我都想把你塞回翰林院让你在里面安心读个十年书不令你过问朝事……但这有用吗?切!」
唐寅只是在打趣他知道现在新皇势力根本少不了朱浩。
若是朱四刚登基时没有朱浩就算了现在既然有这么个算无遗策的军师为何不用呢?
朱浩笑道:「所以说唐先生其实跟孙老对我都是一片好意……我们不探讨此问题先生之前说帮我联系江南之地的工匠现在可有眉目?」
朱浩现在最缺的就是有着一身娴熟技能的匠人。
工部有不少但以如今朱浩的资历尚且没有资格调用工部的工匠。
唐寅作为工部员外郎也没有调动工部匠人的能力因为他的官职只是在体系中增设并不能干涉到原来体制内的事情。
现在既要开矿还要冶铁炼钢改进蒸汽机以后还要造船、造火器这些都需要大批工匠的支持。
吴中有一点好那就是人才辈出。
越是安稳富庶的地方越是会诞生一些精通奇yin技巧的匠人这是社会需求所致若换作北方工匠更多是讲究大开大合的泥瓦匠、木匠放到中原等各处坚持遭灾的地方……手工匠人很难生存以至于随着明朝社会逐渐安定大批工匠开始往江南一带迁徙。
现在唐寅在朝做出了一定成绩可以通过他出身吴中的身份帮新皇招募到一些工匠。
之前苏熙贵也在做但苏熙贵毕竟是发迹于江西、两湖之地的商贾根基尚浅很难招募到顶级的工匠因为那些工匠许多都属于豪门巨富没有正当的名义很难让别人放手。
「快了。」
唐寅回答「已有十数人应约前往京师就这还是拿出你所制琉璃器皿让他们觉得大有可为才会动身北上。让他们学会你的技术只怕你……」
唐寅的意思是人家是看中你的技术才会来京城碰碰运气。
别到时候你不给人家技术只想把人留住或是回头让人把你的技术学会了你不肯放人到时后悔。
朱浩笑道:「琉璃这玩意儿算不得多金贵时代要发展岂能敝帚自珍?放心既然我把他们请来就会倾囊相授就怕他们学不来……或是领悟不到其中精髓。」
朱浩要这些工匠帮他改进技术。
朱浩自己毕竟不是工科出身很多东西看似有现成的模板但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朝当官还是皇帝跟前最重要的幕僚朱浩根本就没法把所有精力放在试验和改进技术上就一个简单的蒸汽机朱浩光在密封这一件事上就花费了两年时间进行改进但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
靠一个人来改变时代……始终太过理想主义。
唐寅道:「首批人或者再过三两天就到到时我让徵仲帮你联络他最近也想求得一官半职你有时间见见他……」
徵仲就是文徵明……
唐寅曾经的难兄难弟到现在文徵明还没有求得很好的出路一个秀才在京城能混出什么名堂?
现在文徵明大概一心跟着唐寅混了。
……
……
唐寅第二天就踏上往西山之路。
这一去大概又要半个多月。
随后文徵明主动前来拜访朱浩得唐寅提点文徵明虽不知朱浩在新皇体系中的作用但也知这位小状元来头很大可能是改变他一生的人物所以文徵明见到朱浩后非常客气。
「文先生您是家师的朋友便是我师长不必如此
客气。」
朱浩笑着跟文徵明寒暄。
文徵明急忙拱手:「哪里哪里在下一介寒儒岂能与朱大人相比?」
论恭维人的本事文徵明真有一套。
「大人」在唐宋以前泛指父母叔伯等长辈元及以后的朝代才逐渐出现称呼官员为「大人」比如《西游记》中唐僧一行途径诸国城门皆称门使为「大人」。朱浩心说以「大人」来对自己称呼的你文徵明算是第一个。
但问题是历史上文徵明也算是有节气拒绝宁王的征召眼光独到至少比唐寅那货强……朱浩一直觉得唐寅***前应该不是不知晓宁王的野心前去江西为红颜多过其它或许就是被娄素珍蒙蔽了双眼。
这大概也是为何后来见到娄素珍甚至是见到心仪女子时唐寅都很扭捏的原因。
算不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朱浩道:「文先生客气了。今日不过是例行一见约个地方回头有事只管派人来知会……唐先生说过几天会有江南工匠到京城到时望文先生引荐。」
「要的要的。」
文徵明显得很欣慰。
自己既是给唐寅做事又能接触到新皇跟前的人。
相比于朝中官员勾心斗角文徵明所在意的只是自己的仕途前景所以朱浩不用担心他出去乱说。
也没人会在意这样一个「小人物」。尽管文徵明在文坛中地位不低但在官场文徵明连个屁都不是考中举人或还有一点社会地位一个生员能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