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缺编问题的根源(2 / 2)
“下官似乎懂了一些,可这不正是我们北伐的大好时机吗?”
和诜之前想的辽国人心乱了,不想打。
但不想打不代表不能打,所以,其人主张要抓住大义,吊民伐罪,尽量瓦解辽人的斗志,以避免打仗。
现在徐泽却说辽国的军队不能打了,这不更好!
徐泽看着和诜笑而不语,后者一头雾水。
“哎!相公别逗下官了,还请直说吧。”
“你觉得辽国存在的问题,在赵宋又如何?”
和诜当然知道大宋的军队不管什么时候都打不赢辽人。
可徐泽若是要北伐,必然以他自己的军队为主,这可是一支能打的军队。
“以相公的练兵手段,再整顿河北兵马,下官不认为还拿不下燕云。”
徐泽暗自摇头,这赵宋,皇帝打仗发阵图,文官打仗瞎指挥,就连最专业的武将打仗也这么儿戏么?
“和知州,你且告诉我,灭国之战,打的是什么?”
和诜试探的回答道:“人心?”
他其实不想这么回答,打仗么,想那么复杂做甚?
咱们武夫就是负责攻城拔寨,打下地盘交给文官治理就完了,只问打不打得赢,其他的事,都不是武夫该考虑的问题。
答案当然不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心,徐泽也不想再继续绕圈子了。
“不对,是国力!”
和诜更懵了,国力是甚东西?
论国力,任何时期的大宋都要远远超过同阶段的辽国。
可是,结果呢?
国力远胜的大宋不仅打不过辽国,甚至连更弱的夏国也打不过。
徐泽看出了和诜一脸的不认同,问了一个和诜反复考虑过的问题。
“河北驻军的缺编问题,为何会越整治窟窿越大?”
“还不是没钱粮闹——”
话未说完,和诜突然有些明悟了。
其人将徐泽所有的问题串起来,隐隐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任何事物的出现必有因果,河北兵制不振,越整顿越缺编的反常当然也有原因。
这个原因却不是表面c层层盘剥喝兵血,真要是如此,那统兵越多的武将岂不是能吃更多的空饷而变得更富有?
可事实上,赵宋高阶武将的确不差钱,但也没见着谁富得流油,反倒是很多武将还要通过放任甚至亲自参与走私贸易补贴军用。
宋初名将曹翰“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的诗句虽有调侃意味,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赵宋武将就算做到顶,也不怎么富,还要考虑“卖宝刀”。
和诜知雄州多年,手下有兵,又一直想着北伐,却受制于缺编和训练严重不足,自然清楚这其中的困难。
河北军队缺编问题的根源其实很简单,就是吃饭问题。
没饭吃,谁也养不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