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三国 > 第932章 选择打司马骏的理由

第932章 选择打司马骏的理由(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宋白马战神 陆原天降巨富 区区风华 神话王冠 太上天魔 快穿100式 朱砂记 超神法则 厨娘的美食系统 傅少隐婚请低调洛南初

针对晋军兵分三路而进的特点,刘胤决定先打中路司马骏所率的这一路晋军。

刘胤刚一提出来这个方案,便遭到了罗宪的质疑,罗宪认为,司马骏所率的这一路中军,是晋军的核心,也是人马最为强壮的一支,由于他所处于中路,可以随时得到两翼的救援,如果蜀军攻击不利的话,很可能会陷入到敌人的反包围之中。罗宪建议,如果要选择一路来打的话,最好挑晋军比较薄弱的一支下手,马隆这一路有十万人,也不好打,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的,是文鸯所率的这一支。

刘胤淡然一笑,成竹在胸地道:“咱们可不是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捏,选择打司马骏这一路,倒是有几个理由,第一,别看司马骏身为主帅,论指挥水平和战场上的临机应变能力,却是远远不及文鸯和马隆的,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晋军中路军虽强,但只要在司马骏的指挥下,就未必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第二,围点必须有阻援,打司马骏的同时,我已经安排好了东西两面阻援的兵力,就算文鸯和马隆闻讯赶来增援的话,也未必能轻易地靠近到司马骏;第三,晋军刚刚拿下信都,气势正旺,难免会心浮气燥,认为我军不堪一击,我军不打晋军的偏师,专挑其主力来打,就是要给晋军一个迎头痛击,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选择司马骏下手,是刘胤早就考虑好的,其实晋军的三路人马的兵力分配差不太多,东路是马隆带来的十万青州兵,司马骏不好拆分,仍旧由马隆统领,中路八万、西路七万,几乎没什么差距,不过在兵员的配置上,司马骏的中路军自然是优于其他两路的,精兵勇将居多。

不过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以司马骏的治军能力,再好的军队在他的手中也只能是糟蹋浪费了。刘胤和司马骏交过手,对于司马骏的治军水平和应变能力,刘胤确实是不敢恭维,当初号称固若金汤的蒲津关被刘胤轻而易举地拿下来,就足以证明司马骏能力的高下了。

和司马骏相比,他的两位副手却是两位相当了得的大将,悍勇无双的文鸯,智勇双全的马隆,都不是可以轻易能对付的主。十八岁的文鸯在淮南之战中便有令人惊艳的表现,单枪匹马七进七出,完全复制了赵子龙在子坂坡的神勇,就连司马师都是因他而亡,可见文鸯之勇天下无人可出其右。

虽然事隔多年,但文鸯的斗志丝毫未减,在和匈奴人的作战中,文鸯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顽强地坚守在冀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

尽管大兵团作战中个人的武力值并不能直接地影响战局,但主将悍勇无畏,必定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励军心士气,文鸯的这一路人马号称是三路之中最弱的一支,但有文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晋军的作战能力,也并非是不可能。

与文鸯的悍勇相比,看起来儒雅文弱的马隆却是一位更加全面的将才,用三千五百猛士大破秃发树机能的十万骑兵,就连刘胤都十分地好奇,这马隆是如何做到的?

当初打秃发树机能,刘胤也没有丝毫感到轻松容易,仗仗都是硬仗,如果不是刘胤偷师马隆,制作了偏厢车,河西之战的结果如何,还很难逆料。

这东西两路皆有悍将在统兵,所以刘胤宁可选择了平庸一点的司马骏,也没有选择文鸯和马隆其中之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龙尸惊闻录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火影之大魔王 漫游电影世界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吞食者 都市之绝色妖皇 我的鬼尸新娘 影殇杀君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