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清朝小村(2 / 2)
药铺掌柜见胡林一身现代的衣服,短发,猜疑地询问胡林是不是留洋回来的,也只有到洋人那边上学回来的,才这身打扮,胡林自然是一一应下,算是承认了,难道说是一百多年以后过来的,这显然是不科学,只会认为脑子读书读坏了,在告知从在镇外野味,路过山里无意中救了小丫他们,也算有了个交代,随意客气一翻,也算糊弄过去。
村里的人都认识,药铺掌柜通知了村里人小丫他们遇到土匪的事,多是赶了过来询问情况。
“这可怎么办呀,又来抢人了···”
“是啊,上月大姑家女儿不是也给···”
“对,这两月都有好几次了···”
“官府也管不上,如何是好···”
村民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想来这小丫一样遭遇的很多,在清末匪患遍地的确是悲哀的,官府即便想剿灭也有心无力,自然是村里人自己想办法。
对救人的胡林,大家都挺感激,通过村里人的交流才知道,这里是南宁的平山村,小丫头的爹爹叫赵奎,小丫叫赵小丫,只是还有个哥哥赵卫,她在家里排行老二,大家都叫她小丫,赵卫当兵去了,小丫的母亲也在生小丫后没几年离世,现在家里只有父女俩。
这次小丫被东山头的山匪盯上,差点被抢去,在村里已经不是第一次,以前也经常有妇女,女儿被绑,即便报官,也没人管,有官差来看了下,收了存里银子到还没到东山头就回去了。
显然村里知道他们收了山匪的银子,官兵想剿灭山匪也是很难的,再说每年有银子孝敬,官府才不会做这些吃力丧命的事。可眼下村里实在给山匪弄怕了,要说每年还要上交粮食给他们,官府的更不能少,否则就直接进村杀人了,不只是这么随便绑人这么简单。
在赵奎伤口包扎好后,灌了些药,便醒了过来,众人给抬回了家里养伤,也没多打扰,纷纷离去,胡林也跟着到了赵小丫家,才知道家徒四壁的感觉,哎,古时的人生活真是很难,赵奎平时以种庄稼,采药为生,养两个孩子很不容易,家里根本就没几件好的家具。
眼见天要黑了,胡林想着要回去,赵小丫极力挽留在家里吃饭,只是胡林实在不习惯在这陌生的地方久呆,况且天黑了怎么找回家的路,赵奎也没多挽留,让赵小丫拿了只手镯过来给胡林,说是救命之恩,如何都得收下,那只手镯听说是多年前赵奎在官道上捡的,应该值点钱,以表达对胡林的恩情。
胡林见状也不好多推辞,若这里真是清朝末年,那以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帮他们过上好生活,现在手里没钱,可帮不上,这个手镯或许值不少钱,换点钱再说其他。
“哦,赵叔叔,还有个事想问你,您知道今年是哪一年么?”胡林忽然想起来没没确定这是清朝的哪一样,来到这个时代总要知道混在哪,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清朝太危险。
“胡林小兄弟呐,你哪里人呐,看你这打扮,你是留洋回来吧,怪不得不了解,现在是光绪二十六年,今天不是清明嘛,就去祭拜小丫他娘,哎···,没想到遇到山匪,这还感谢你打手相救,否则我们···还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赵奎看了看胡林,娓娓道来,对救了自己和女儿的洋学子胡林,看上去精神饱满,帅气有学问,很是满意,如果能把小丫···怕是别人看不上,也就只能心里想想。
“大叔这都没事了,不用在意,以后小心就是,我家也在南宁,还不是闹匪患,回家村里一个人都没有,便在附近找家人的下落。”胡林随口敷衍了下,便惊讶起赵奎说的信息。
清明,清明,不会吧,居然和现代是同一天,嗯,光绪二十六年那不是公元1900年么,胡林历史还记得,那么说来,这里是清朝的公元1900年4月5号。曾经的甲午,还没过去几年,这是民族的耻辱,战争的结果给中华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国内被外国半殖民地范围,还有以后各国侵蚀国土,俄国更是切了很大一块国土过去。
如果没来到这个世界自己也没法去改变,现在能从山洞里到清朝这里,以现代的科技技术装备,不是不能改变这样的战争,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定要做点事,让民族不再受伤痛。
还有,既然到从现代到清朝,有现代的优势资源,改变民族的命运似乎是可行的,打定主意,先把村里的事处理好了,再建立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