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思(2 / 2)
四阿哥回到府里,一头扎到书房里想想这差事自己要如何办呢?国家的财政状态在四阿哥心里有一笔账,还是笔亏空账,在他所能看到的账面上,国家是有收入的,但是收的赶不上花的快。亲征噶尔丹取胜后,本该休养生息了,然河工修了好几年了,年年都是重点,这工程很花钱!又有,皇阿玛南巡可不止是迎驾的花钱,京中这一大队的人马仪仗那也是钱!每次南巡,一般圣驾走过的地方都要免租税,甭管是那些陈年烂账收不起来的欠税还是今年的新税,都会免。圣驾过处,全国最繁华的地方走得差不多了,尤其是江浙,自来就是天下税赋重地!
而国家大了,状况就多,哪一年没个灾害呢?今年是这里,明年是那里,反正就没有消停的地方。让中央减税都是懂事儿的,更有一等添乱的还要求赈灾。又有,各级官员的贪成了常态!这些四阿哥岂能没有数的?康熙四十三年,全国的税收上缴上来不超过五千万银子,这些税要支付整个宗室的花销、各级官员的工资、各项工程的支出、一年的赈灾预算、旗丁的粮饷、官兵的粮饷、偶尔还有个地方匪患需要镇压一下……盈余几乎没有!何况还有各种积欠的亏空。四阿哥记得自己看过的以前户部的帐目,那可是支持打了八年三藩、前几次与噶尔丹的交战,而战争这么烧钱,都撑过来了。而现在要是再有点战争,四阿哥惦量了一下,财政未必能撑得住。这才多少年?康熙初年的时候,整个国家看起来还是欣欣向荣的!二十年的时间,就堕落成这样了!积弊难返,四阿哥脑子里猛地冒出这个词来,越想他脸色越凝重,再回想今日觐见皇阿玛的情景,心里非常明白,皇阿玛目前是要维稳的,老人家嘛,上了年纪较喜欢天下太平,可是……唉!难啊!
九阿哥在自己府里也回想一番,或许每个人都对国家有一份期望,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照着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去演变。不同的是,有的人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人真的只是在梦想,还有的人一直表达着不满。皇阿玛是个有理想的人,真幸运,他有这个资源让这个国家按照他设计的蓝图去建设。实行的满汉分治,确实地说是旗、民分治,作为基础,无数次地强调不要忘掉祖先的尚武之风。努力消除四周的风险,平三藩、收台湾、剿灭噶尔丹,在文化上也要做出圣明之象,坚定地通过科举把汉族知识份子笼络住。最重要的还是在权力架构上的设想,太子居中,大阿哥为辅主军事,三阿哥主文,四阿哥去办庶务,同时,还要让诸阿哥长大后作为钉子扎进八旗里(阿哥们成年是必要封入各旗的,即,上三旗里是绝不会出现有高级封爵的皇族的,他们都作为大小旗主封入各旗当主子去了,从此拖家带口归入下五旗,能留在上三旗的宗室,那都是级别低到一度程度血脉还很远的人,就没有一个王爷是呆在上三旗的。八旗有上下之分,却不代表着上三旗随便拿出个人来就比下五旗高贵,下五旗里能人多啊,宗室王爷们、开国的亲戚们,一堆一堆的,你就是皇子,被封进去了,也未必就能横行得了。),这就是股份制。对于已经做了几十年皇帝的皇阿玛来说,控制欲是越来越强了,要是不想多抓点股份在手上,那就不是他了,中央集权的副产品——凡事都想掌握一下,九阿哥想想都醉了。
照目前形势看,皇阿玛应该做的就是查亏空,清吏治,开财源。这任何一项都是很艰巨的,决心与大力度是充分条件,特别是前两项。而第三项,天下缴税的其实是穷苦汉人,旗人不缴税还领钱别指望有财政贡献了,给旗人征税?呵呵。凡有功名的读书人,个个都不用缴税的,功名再高一点,全家都不用缴税,他们大多是有钱人!如果让他们一起缴税呢?呵呵。我朝重农轻商,并不鼓励发展商业的。就拿贸易这一块儿来说,虽设有海关,年年有厘金收入,海外贸易其实是顺差的,但是规模一直被限定死了,这部分的钱,也很少……这些问题在脑子里搅作一团,自己何去何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