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一通电话(2 / 2)
这个战场虽然斗争激烈,可是并不为大众所知,当读者们满心欢喜的看着一本非常棒的杂志时,根本不会想到这本杂志背后的阴影。
若不是《阅读》只是人民出版社的一个编辑部,并非独立的出版机构;若不是决定创办《阅读》杂志的三联书店的老领导们有先见之明,故意将《阅读》编辑部安置在了上海。远离了北京那个政治漩涡;若不是三联书店的老领导们故意搞乱了《阅读》编辑部的编制——《阅读》杂志由国家出版局政策研究室领导,用三联书店的名义在人民出版社出版,恐怕《阅读》杂志社早在第一期行之后就直接停刊整顿了,那里还容得下土长申们继续组稿第二期!
毫不夸张的说,《阅读》杂志社的运作能如此大的自由度,是土长申的老领导们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试图恢复五四新文化传统,想要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开辟一款追求独立思考、自由精神,不断在思想的禁区进行突破的家园!
可是即便《阅读》杂志高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大旗。响应国家“破除迷信,探索真理”的号召,提倡“读书之风,思考之风。探讨之风,和平待人之风”,也引来了一部分人的不理解。
批评、攻击随即而来,而土长申作为杂志社的主编自然就是第一个出气筒、第一个被批评教育的对象了。
“长申啊,去年的那场精神清污运动虽然已经被遏制住了,可是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识依然还没有断流。”
电话里贺敬之的语气有些沉重。“清污运动不是要整几个知识分子,不是整几个开明的文化官员。这场运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部分中央领导人反对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而涌进国内的西方思想,一些领导人对于现在国内已经涌现出来的追逐和崇拜西方的思想、文化的现象,对于西方思想带给国人的影响有了很深的戒备……他们的观点不能说是错误的,可是太过于追求政治斗争,恐怕会给我们国家的展带来不好的影响啊!前些年那样的灾难又一次就足够了!”
“我之所以表那篇评论并不是支持科幻小说,我只是比较欣赏那个叫做戈文的小同志的心气神。”贺敬之一边说着,一边再次想到了他参加文协的会议时与巴金等几个老伙计偶然谈起戈文的作品时的情景来。
这个小同志虽然性格有些急躁,沉不住气,不过确实非常的有才华,那大国崛起的系列文章如是,现在的那几篇科幻小说亦如是。怪不得巴金会将他收为关门弟子,如果是自己,也会见才心喜的吧。
“他的小说中具有极其强烈的理想主义和古典英雄主义的品质,这一点与现在文坛上涌现出来的向西方文学、思想学习的热潮不同,他的小说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试图以一种绚丽的民族想象重建一种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现代价值体系,这一点尤为可贵!”
“《阅读》受到批评的,不就是违抗了有关部门的禁令刊登了科幻小说吗?”
“某些领导认为科幻小说是资本主义的荼毒,是污染,那就让他们看看中国的科幻小说,其实任何文学形式只要继承和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理念,那就没有什么阶级之分、中西方之分,那就都是好的作品、好的文学体裁!文化界还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啊……”
贺敬之说出了他对文化界的期盼和愿望,虽然他早已离开了文化部,早已卸下了文化界的工作,可是作为一个老作家,他的心底一直都希望着中国的文化界能够健康的展,除非有上纲上线的错误,那行政上的压力还是少一点的好。
电话这边土长申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贺敬之的期待不正是他们三联书店人一直以来的追求吗?
《阅读》就是要营造一种追求独立思考、自由精神的气场,他们尊重各方知识分子表达的自由;各人观点可能不同,但精神上却有着默契和基本的共识——一切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贺老,谢谢。”土长申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
虽然贺敬之表评论的目的很复杂,可是有了他的评论,那《阅读》杂志社受到的压力必然会减轻一些,这些都是无法抹杀的。
“呵呵,不需要。就算是道谢也应该是你的老领导三多先生,他那瓶藏了好多年的茅台我可是惦记了很久了呢!哈哈……”贺敬之爽朗的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贺敬之又接着说道:“长申啊,《阅读》杂志创办的目的是好的,不过你们不能太过于追求社会效应,不能老靠着这些来吸引读者,哪壶不开提哪壶是要不得的。做事要扎扎实实,现在一些刊物为了追求社会效应,总是围绕着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炒作,哪里有事、哪里会热,就赶紧凑过去烧把火,你们大可不必如此,《阅读》又不是新闻杂志,干这些干嘛?太过尖锐、太过极端是要不得的……”
听着电话那边作为前辈循循教诲的贺敬之,身为一家杂志社的主编的土长申也只有一个劲的点头嗯嗯答应。
这是因为土长申知道——
贺敬之能够如此关心《阅读》的展一方面是因为贺敬之确实喜欢《阅读》,赞成《阅读》所追求的理想;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贺敬之与自己三联书店的老领导,也就是刚才贺敬之所说的三多先生,大家坚持的是同一条政治思想路线。
而同样坚持这条政治思想路线的还有他屡次提及到的耀邦同志!
【注1:本故事来源于作者本人的虚构,请勿对号入座。】(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