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投奔(1 / 2)
方氏到底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又在谢家待了多年,对官场的了解还是比较透彻,果然她的话说完没多久,外面又有人上门了。
扬州城大大小小的官员谁不清楚皇上对谢涵的垂怜,谁不清楚皇上在扬州期间一直住在了知府大人的别院,故而见到知府大人郑重其事地往谢家送年礼,谁敢不跟风?
而且这些官员谁没有一两个机警伶俐的下人,这些下人在知府的管家从谢家出来后便打听到了知府大人的年礼大致是些什么东西,对他们来说,预备这样的一份年礼根本不叫事,花点小钱便能买一份安心,何乐不为?
于是,很快扬州城里的各级官员便都打发了管家往谢家抬了几样东西来,东西不多,也不是特别贵重,除了吃的基本都是些小女孩能用能玩的东西。
令谢涵意外的是,这一次那个扬州盐会的会长童槐倒是没有出现。
论理,上一次他们出了这么厚的一份礼金,这一次没有道理不跟风吧?
一直到了腊月二十八,谢涵也没等到童槐的礼单,却等到了几个非常意外之人,顾珉和顾玡以及顾玡的两个女儿何青、何悠。
原来顾珉是陪顾玡母女三个去杭州奔丧的,如今扶了何昶的灵柩要回老家安葬,可因为临近年根,天气寒冷不说,也不能大过年的在路上奔波,于是,他们投奔谢涵来了,把何昶的灵柩也寄放在了大明寺,打算等过了正月跟谢涵搭个伴一起北上。
论理,这个时候顾玡母女几个重孝在身,不应该进谢家的门,可她们几个一则实在没有去处,总不能大过年的在客栈或寺庙里住着;二来顾玡想着谢涵也是重孝在身,又是一个孤女,家里也没什么长辈在,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忌讳;三来谢涵重孝期间也在顾家住了半年多,想必不会不念一点旧情。
当然,更重要的是,顾玡心里有很多疑团想不明白,可如今丈夫已死,可能知道点内情的谢纾也早没了,她现在能指望的也只有谢涵。
谢涵看着憔悴不堪的顾玡,想着自己离京前那天的谈话,想必那个时候的顾玡就猜到丈夫的牢狱之灾可能跟顾家有点关联,否则的话她为什么宁可托六岁的谢涵来找谢纾打探丈夫的事情也不愿意委托顾家的人。
同是顾家受害人,于是,谢涵动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留下了这一家人。
“二姨,两位姐姐,家里地方有点小,只能委屈你们了。”谢涵说的是实话。
她把顾玡母女几个一起安排在了顾琦曾经住过的澜苑,和谢涵住涵苑差不多大,要住下顾玡母女三个不难,可要连带她们的随身丫鬟一起住下就有些紧巴了。
“这孩子,你不嫌弃你二姨这个时候上门就不错了,二姨哪还敢奢望别的?孩子,二姨也实在是没办法了,大过年的我也不能带着你二姨父的灵柩在路上奔波,就是客栈也不会让我们投宿的,我倒是也想过留在杭州过了正月再走,可不瞒你说,二姨这趟出门,你外祖母才给了一千两银子,而这一趟出门,家里家外的,哪里不需要打点?”顾玡说着说着便落泪了。
何青和何悠听了也跟着呜呜哭了起来。
谢涵这才想起来一件事,何昶下了大牢,何家的家产应该是抄没充公了,所以顾玡现在肯定是囊中羞涩,从此以后,也只能倚仗顾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