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破庙遇险(2 / 2)
霍青玉淡淡一笑,变了口音,用标准的普通话说道,“这里流民成灾,朝政不稳,已不是安居乐业的久留之地。我和你目的相同,都想去往南国。”
张明岘惊奇的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好半响才道“你是南国京都人士?”
霍青玉故弄玄虚,伸出两指头竖在唇边做了个“虚”的静音动作,口音又变回北方声调,道“我是南国人,但不是京都人士,等到了南国,我再与你说说我的事情。”
张明岘道“我的路引文书通关文牒被我搞丢了,遇上你,倒是省了我不少麻烦。”
路引文书通关文牒搞丢了?这话的可信度显然不高!霍青玉也不堪在意,又道,“我能最后问你一个问题吗?”
张明岘眼波一转,唇畔扬起笑纹,潋滟光华乍现,笑道;“他乡遇故知,倍感亲切,你问吧”
这厮多种风貌,气质也多变,说的话与她一样,三分真来七分假。霍青玉稍一犹豫,腼腆的道“实不相瞒,我在码头对一女子一见钟情,打听之下,才知她是北陵县首富张老爷家的大丫鬟。请问张兄,可否认识张府张老爷?”
张明岘愣了愣,随即拍掌大笑,“原来如此,你竟是瞧上了我三叔家的一个丫鬟。君子自有成人之美,等我们到了南国,我请你到我家做客,将那丫鬟要来送你便是!”
“小弟在此先谢过张兄,等我们到了南国,小弟定与张兄痛饮三大杯!”霍青玉高兴的对着他一抱拳,顺便做到对面的空座上去。她嘴里如此说着,心里却是暗下决定,一到南国,立马与他分手,有多远她就躲他多远。
—————————————————————————————————————————
由于张明岘的容貌气质太抢眼,赵伯当天就问茶棚老板,借了一顶旧斗笠两件农家便服,给他路上替换。
为了便宜行事,三人套好口供。一路上,她和张明岘以表兄弟两的身份对外宣称,赵伯则是他们两人的远房亲戚,带着他们出来见见世面。
马车一路南行,白日赶路,天黑夜宿村落或是小旅店。在赵伯的带领下,霍青玉倒是没机会尝过一次露宿野外的滋味。
从凌河江码头到南郡城,坐马车,快则十天慢则半月。赵伯驾车,硬在第八天,赶到了南郡城外,令人扼腕的是,他的马车还是慢了一步,城门已关。
错过了露宿的村落,又入不得城门内,他们三人,只得到城外一座废墟多年的破庙暂住。
天气沉闷,赵伯两日前就说过晚上会下雨,这雨却是迟了两日才落下来。
他们三人赶到破庙,霍青玉和张明岘还好,一直在马车里,身上只被雨打湿了一点。赵伯就没他们幸运,带着斗笠,穿着蓑衣,依然湿了大半身的衣服。
破庙比霍青玉想象中的大和破旧,里面住了不少人,大半是乞丐,小半与他们一样,是要入城的百姓。
赵伯这次又遇到熟人,是南郡城西县的人,和他女婿女儿住在一条街上的街坊邻居。
沾了赵伯的光,她和张明岘分到一块铺满干稻草不漏雨的角落歇脚。
霍青玉不适的抚上胸口,自从进了这破庙,她就无端的感到心慌气乱,烦躁不安。这感觉很熟悉,当初她在顾家村,流民袭村那晚就出现过。
“你怎么了,脸色怎么那么的难看?”张明岘伸出手,欲给她把脉。
和张明岘相处多日,霍青玉了解到,这厮有一手好医术。
男女脉象不同,这脉搏可是轻易不能让他碰到,不然什么西洋镜都得拆穿。
她对赵伯和张明岘都言过自己十四岁,十四岁未发育未长喉结变音的少年,倒是不稀奇。
她扮少年,被刘峰一语点破后,在自己的腰上也缠绕了几圈厚厚的粗布,走路大步,三五天不洗澡,动作更是粗鲁了几分。
好比现在,她一掌打掉张明岘伸来的手,大咧咧的道;“老子又不是娘们,脸色难看什么难看。”
为了心安,雨刚小了一点,她便将张明岘拉到庙后的一座破亭里。破亭离庙百步远,四面透风,并无一人。
张明岘拉高一直未摘下的斗笠,狐疑的看着她,道“什么话不好直说,非要跑到庙外来说。”
“我心神不宁,总觉得今晚有事发生。”霍青玉从一直不离身的包袱里取出刘峰送她的胭脂盒,对着张明岘道;“这胭脂盒里的药粉,涂了能够改变肤色,唯一的缺点,就是碰不得水。你快点抹在脸上试试。现在雨不大,你又带着斗笠,注意点,脸上应该不会沾到水。”
对于霍青玉的话,张明岘嗤之以鼻,他一把推开面前的胭脂盒,没好气的道“你把我拉到黑漆漆的外面,就是为了你的心神不宁,让我在脸上涂脂抹粉。”
说完,他甩袖就走。
霍青玉无奈,只得收了胭脂盒,跟在他身后走。
两人一前一后,相差数步。
顷刻间,小雨又变回大雨,哗哗直下,两人不由快跑起来。
刚一进庙,他们就听见庙前面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脚步声,尖叫声,接着一道嘹亮的嗓音穿破屋檐,“安静,大家都别动。我等奉五城兵马司之令,追捕南国奸细。谁敢轻举妄动,休怪我刀下无情!来人,将这庙全部围住,不准放走一人!”
霍青玉只来得及从神像胯,下扫到一大群身穿盔甲手持长矛的兵士,像是放进洞的甲壳虫,一拥而上,冲进破庙的那一眼,即被张明岘拉出庙外,一头扎进瓢泼大雨中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