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 天下人只知萧太师,不知魏天子!(2 / 2)
如今情况不同了,孙吴、蜀汉自顾不暇,短期内不可能出兵北伐了,萧逸的重要性也随之下降,有些事情就可以推行了。
“启禀陛下,蜀汉有一份国书献上!”
“哈哈,偏远小国,终于懂得尊敬上邦了吗,拿来给朕观看!”
“遵旨!”
曹丕正得意之间,尚书令-辛评突然来了,手中还托着一份国书,上面的封印还没有打开!
曹魏、蜀汉互相敌对不假,外交关系却没有斩断,曹丕登基称帝之后,还派人向蜀汉递送了国书,如今对方回书一份,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而且曹丕还期盼着,蜀汉能够向孙吴一样,也向自己纳贡称臣,那就是完美之事了,父亲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让自己给做到了,那该是何等的荣耀啊?
‘奉天承运-华夏正统-大汉君王敬问魏国主!’
可是看到国书的封面,曹丕就彻底失望了,刘家父子虽然没有称帝,却仍以汉家正统自居,且自称为‘汉君王’,而称曹丕为‘魏国主,前者明显高出后者半筹!
不过刘禅黄口孺子,没有这般心机权术,这份国书肯定出自诸葛亮之手,蜀汉军政大权也在此人手中!
“岂有此理,刘禅小儿,诸葛匹夫,安敢如此轻朕耶?”
“朕早晚亲提百万雄兵,踏平巴蜀,攻破成都,生擒刘禅做执扇小儿,活捉诸葛为牵马奴仆,方雪朕心头之恨也!”
……
待看过国书之后,曹丕浓眉竖起、细眼圆睁,喘气粗如老牛一般,几下把国书扯个粉碎,仍在地上还踩了几脚!
帝王者,讲究一个举止沉稳、言语有礼,能把曹丕气成这个样子,可见这份国书不一般啊!
莫非狠狠的羞辱了曹丕,并问候了曹家祖宗十八代,尤其是女性亲属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只是一份普通国书,通告了先王(刘备)崩殂,新王(刘禅)继位之事,又申明了蜀汉才是华夏正统,而曹魏得国不正,期间没用一个脏字,也没有粗鄙之言!
问题是,国书虽没有一个脏字,却用另外一种形势,表示了对曹丕的莫大鄙视--抬格!
原来古代的奏书,都是从右向左、从上到下书写的,始皇帝时期形成了规矩,既奏书中涉及到一些特殊字眼,必须另起一行抬高位置书写,以示尊敬之意!
比如天地、神灵、宗庙、山陵、祖宗……这些文字都要另起一行,抬高三格书写!
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则另起一行,抬高两格书写!
朝廷、国家、龙楼、凤阁、玉墀、上苑……以及上级、长辈的称呼,另起一行抬高一格书写,若是同级、同辈、晚辈之人,则无需抬格书写了!
别看只是小小的抬格,却代表着天、地、君、亲、师五伦,谁要是书写错误的话,轻则被上级、长辈训斥一顿,重则丢官罢爵,身败名裂,甚至是人头落地呢!
蜀汉这份国书里面,也使用了抬格的方式,却抬的非常巧妙,抬的很恶心人,准确说是恶心曹丕一个人!
其中天地、神灵、汉家历代先帝,包括昭烈王(刘备),全都抬高了三格书写,当今汉王(刘禅)抬高了两格,而轮到魏主(曹丕)之时,竟然没有抬格书写!
堂堂大魏天子,竟然被视作普通人,面对这般的轻蔑与羞辱,曹丕安能不暴跳如雷呢?
如果只是称呼没有抬格,曹丕还不至如此愤怒,毕竟曹魏、蜀汉是不共戴天之敌,互相攻击谩骂都是常事,问题是这份国书里面,又对曹丕来了个二次伤害!
魏主(曹丕)没有抬格,可是提及太师大人(萧逸)之时,反而另起一行,抬高一格书写了!
国书中还说:‘先昭烈王与太师大人,相识多年,共起义军,讨伐国贼,匡扶汉室,后因误会之事,以至分道扬镳,实为叹息千古之事!
孤幼承过庭之训,常听先王称赞曰,太师大人文武双全,雄才大略,乃当今天下之奇男子也,孤远居巴蜀之地,无缘得见太师大人风姿,心中遗憾之至,唯有遥相拱手,以表仰慕之情!’
也就是说,刘禅把萧逸视作长辈了,与自己父亲刘备一个级别的,还站在成都的宫殿里面、主动拱手行礼,这是何等的尊敬啊,就差跪下叫一声叔父大人了!
两相对比之下,对曹丕又是何等的蔑视,真应了一句话:‘天下人只知有萧太师,不知有魏天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曹丕自然是暴跳如雷了,一小半是气诸葛亮,因为他说了冒犯之语,一大半则是气萧逸,因为他证明了诸葛亮说的没错!
问题是,怎么才能压制住萧逸,证明自己才是大魏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呢?
立刻推行九品官人法,与萧逸拼个‘你死我活’吗,那等于为士族集团火中取栗了,曹丕才没那么傻的!
最好是把士族集团推出来,跟萧逸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则坐收渔人之利!
“传旨,摆驾司马氏府邸,朕要去探望建公老大人!”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