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七章 中国炮兵的新力量(1 / 2)
亚克托耶夫不管晕不晕,都已经无力改变眼下的结局,要知道,侵吞中国运往苏联的水果和蔬菜这件事一旦被捅出去,他瞬间便会万劫不复,为了保住当下的地位,甚至是生命,他都不得不答应柏毅的要求。
想通了这一点,亚克托耶夫也不等卫生员急救,自己就醒了,于是他便和柏毅以更加忘我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接下来的商讨中,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初步达成了中国乌拉草和苏联BM—13“喀秋莎”火箭炮以物易物的相关协议。
当柏毅挽着亚克托耶夫的手,犹如多年老友一般,送到办事处门口,并在此依依惜别之时,办事处的那帮工作人员方才如梦方醒,以至于很多人都下意识的掐了一下自己大腿,感觉到疼之后,才明白这一切果真不是梦。
没办法,因为之前的种种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瘟神一般的亚克托耶夫低头了不说,居然还跟柏毅平心静气了坐下来谈起了后续的军火贸易问题,仅于此也就算了,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回用于交换的物品,可不是宝贵的粮食,珍贵的矿藏,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水果蔬菜,而是在东北原野上随处可见的乌拉草。
“用五百吨乌拉草换取二百二十套BM—13“喀秋莎”火箭炮!”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两人的商讨对华,这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简直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那可是整整二百二十套BM—13“喀秋莎”火箭炮,若按照一个营24门火箭炮计算,那便是三个炮兵团的编制。
要知道时至今日,中国军队的炮兵部队中,还没有成建制的火箭炮作战单位,当然此时的中国也不是没有火箭炮,1948年位于华北的军委直属兵工厂,便利用从国民政府缴获来的图纸,开始研制自己的火箭炮。
到了1950年初,102mm六管火箭炮便设计定型,当年便被编入志愿军入朝作战,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缺乏相关技术,工业加工能力也不过关,导致该型火箭炮性能极不稳定,射程达不到要求不说,还常常出现近失爆炸事故,再加上自身产能不足,因此这款火箭炮很快便被志愿军划为二线装备。
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寻求一款技术成熟,威力巨大的火箭炮,来作为志愿军的火力压制武器,于是苏联在二战时期大放异彩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便进入中国的视野,因而在入朝参战前,中国在向苏联提交的武器装备清单中,便列出了五十套BM—13“喀秋莎”火箭炮。
可由于斯大林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加之也想借此事在涉及中国东北铁路权益和旅~~!~~顺、大~~!~~连问题上逼迫中国方面做出让步,因此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即便是现在志愿军赢得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苏联也只不过提供一些轻武器和122mm以下口径的身管火炮。
至于志愿军寐以求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根本连提都没提,为此中国政府数次向苏联提出申请,可苏联政府不是以产能不足搪塞,就是用现在时机不到为由推脱,总而言之就是不给你。
却没想到,如此纷繁复杂且旷日持久的火箭炮申购之路,就这么让柏毅轻飘飘的给解决了,至于付出的仅仅是东北随处可见的乌拉草,这那还是什么代价,简直就是白捡二百二十套BM—13“喀秋莎”火箭炮。
有了这批火箭炮的加入,中国炮兵的力量必然会呈几何数增加,届时应用到朝鲜战场上,不知道会打赢多少仗,挽救多少志愿军战士的生命,如此意义非凡的壮举,如何不令这些办事处工作人员激动,又如何不令他们疯狂?
再看向柏毅的时候,再也没有往时那种因被贬而流露的同情和哀婉,有的只是深深的钦佩,甚至都有人开始怀疑,柏毅的“被贬”是不是上级故意为之,要知道在刚才的商讨中柏毅可是占尽主动,那挥斥方遒的肆意激昂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上级怎么可能会因为那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将这么个大才贬到不毛之地呢?
“这其中一定有问题,一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