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饭与菜(2 / 2)
“第三个故事是倒履相迎,说的是东汉时期的大学问家蔡邕,他是蔡文姬的父亲,文史、辞赋、音乐、天文无不精通,官任皇室右中郎将。人称“人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但他从不摆架子,从不傲慢,很善于和人交往,好朋友很多。有一次,他的好友王粲来拜访,正逢蔡邕睡午觉。家人告诉他王粲来到门外,蔡邕听到后,迅速起身跳下床,急急忙忙踏上鞋子就往门外跑,由于太慌忙,把右脚的鞋子踏到了左脚上,把左脚的鞋子踏到了右脚上,而且两只鞋都倒踏着。当王粲看到蔡先生是这么个模样,便抿着嘴笑起来。倒履相迎这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说明对待朋友的热情和一片诚意。”
慕妃雪沉吟了一下,问道。“楼上的人,上位者不如周公,下位者不如张子房,那么,你比之王粲又如何?”
慕妃雪知道他是拿了历史上的人物和楼上的对比,那一句“此人可成大事,难成大业”!说的是楼上几乎所有人,道出了就这份胸襟他们只能成为一世之人物而不是永世的人物!
不像周公、张良、蔡邕、王粲等人可以名留千古!
楼上的人再辉煌也是暂时的,再过几代人,就没人知道他们了!
而余慧,他最后竟是在自比王粲!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
当时蔡邕的才学天下闻名,受到满朝官员的敬重,蔡邕府第前经常是车马填巷,他家的客厅也常宾客满坐。一天,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便急忙出迎,连鞋子穿倒了也顾不上。王粲一进门,因为他年纪小,身材又矮,满屋的人都感到很吃惊。蔡邕说:“这位是司空王公(王畅)的孙子王粲,他确实是奇才,让我自愧不如。我家里收藏的书籍文章,应该全部送给他。”
王粲还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
余慧搬出第三个“蔡邕倒履相迎王粲”的典故,意在讽刺楼上的人怠慢,他王粲都来了可惜无人相迎,因为他们都不是蔡邕,配不上。
自比王粲,这是多么大的豪气和勇气?
慕妃雪想起此前余慧所说:“我丢的不是鞋子,是怀才不遇!”
此情此景,她才终于明白了!
而这个少年,他是否早就想到了?细思极恐,他竟然能够做到算无遗策。
呵呵→_→
余慧只想笑笑,不说话。他对慕妃雪道。“之前我说要作序,他们反响很大,你知道为什么吗?”
“你说。”慕妃雪道。“诗词我能够记得的有不少,但是序作少之又少,是不是作序比作诗难多了?”
“煮饭和烧菜的区别罢了。”余慧淡淡道。
“嗯?”
“一个精通厨艺的人,反正饿不死你,饭菜也可口。”余慧道。
“哦。”这么通俗的解释慕妃雪就容易理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