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1 / 2)
与此同时,充平郡北门。
呼延阳夏站在高处冷眼看着城门下来势迅猛的千人精兵,几乎一眼便猜出?冲锋在前的那名将领正是这段日子里?搅得他们乌蒙国边境的一团乱的汤乐远。
他看着士气疲钝的寥寥千人,心底还有些不屑。
不过是个连战术都不会?,只会?横冲直撞的毛头小子罢了,区区一千耗尽了体力的士兵何足畏惧?
南门有百姓牵制,北门由他专门坐镇,他就不信今日还拿不下西南将军交予他的任务。
呼延阳夏眸底满是志在必得的自?信。
然而还没?等他自?信多久,就有士兵慌慌张张地前来禀报:“报!将军不好了!之前抓获的亲属全?部越狱而逃,南门百姓与大批士兵先后归降,南门、南门就要被攻破了!”
“什?么?!”
呼延阳夏蓦地瞪大了眼睛,原本胜券在握的神情顷刻间?消失不见,他怒火中烧地痛骂一句:“一群没?用的废物!”
紧接着他看了眼北门下攻击力不强的千人军队,果断率上部分兵力回援南门,只留下一名自?己的得力下属在此地防守。
他永远也想不到,这将是他在军事生涯中做过最错误的一次决定。
北门之下,汤乐远看着呼延阳夏气急败坏地离开,眼底闪过笑?意。
他高举手中的武器大喊:“兄弟们!打起精神来,我?们一举攻克充平郡北门!杀!”
“杀——!”
只见汤乐远的话?音刚落,低迷的千人精兵瞬间?涨起高昂的士气,一转之前的散漫姿态,几乎是于顷刻间?便化作?一把利刃,跟随在汤乐远身后凶猛地刺穿北门守军!
震耳欲聋的声响在短短几息时间?内吞没?整个充平郡,从北门的士气高涨,到南门的气势凶猛。
前后夹击,中线对穿。
祁子臻早已持着□□冲到了城门之下,主力军队的左右翼在他指令下搭梯爬墙,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冲向城门之上。
中央精兵随他指令开始直冲城门而去,企图破城。
无数在城门前抵抗的士兵被他们的迅猛攻势吓到,接连投降,但凡投降者都被宋尧旭专门安置的一队人马带出?战场到一块专门的区域等候。
而就在这时,城门主动大开,呼延阳夏率领军队冲城门内径直冲出?!
他一剑斩掉了眼前一个投降的士兵,大声喝道:“胆敢投降者,格杀勿论!”
可是他来得太晚了。
士兵们看着投降的百姓被带到营帐区去暂时照顾,看着投降的士兵被带到专门的地方好生对待。
凌朝军队的主帅可是他们以仁义著称的太子殿下,是心系他们凌朝民众的太子殿下!
呼延阳夏的残暴早已在他们心中激起不满,无数的士兵哪怕是在他出?声警告后依旧在不断倒戈投降。
呼延阳夏怒极之下直接驾马挥剑,指挥他身后还没?有投降的军队冲向凌朝的主力军,冲向直直立在最前方的祁子臻!
面对敌军的来袭,祁子臻却?丝毫不慌乱。
他停下了之前冲锋陷阵的猛劲,指挥着他所率领的部众继续扑向敌军,而他则游走在战场之中,不再像之前那般凶猛,宛若一条游离在血海中之外的游鱼。
呼延阳夏数次要直冲祁子臻而去,每一次都被他短暂回击后有意无意地躲开,好似不打算正面迎战,又要顺他的意陪他打一场。
简直就像是在把这次战事当玩儿一样。
但是呼延阳夏在刚冲出?来时分明见过他不怕死的冲劲,他又为何忽然变得如此悠然自?得?
曾经的无数场战役呼延阳夏也不是白打的,他很快就察觉出?其中的不对劲。
——祁子臻根本就不是要和他打,而是在拖延时间?!
可是呼延阳夏完全?没?有听?说他们还有援军!
按照原本的兵力,充平郡共有万余名守军,对比起凌朝军队的八千余人更有优势一些。
距离充平郡最近的城池只有封枢郡,然而他并未听?到有任何人禀报封枢郡有派出?军队的动态。
莫非他们是还有别的打算?
真正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才应该算是祁子臻与宋尧旭在战场上的首战,此前除却?被动地应对了一次袭击之外他们还从未主动出?击过。
而且除了宋尧旭很仁义,他们的真正性格也没?有多少人知晓。
总的来说,呼延阳夏对他们就是两眼一抹黑,压根就不知晓他们的战术风格是什?么样的。
百姓打头阵的方式被他们破解,谨慎起见呼延阳夏决定暂时撤退回城固守。
充平郡统共就那么大,如今仅有的两个城门都处在交战之中,那些百姓的家人即便被救出?牢狱也必定还在充平郡内,只要再次抓到那些亲属作?为人质,他就不信他们不投降。
另一侧四处游走的祁子臻听?见了呼延阳夏撤军的命令,冷笑?一声,乌黑的眸子中映着铁蹄战马下飞扬的尘土,手中的长.枪反射出?一道刺目的光。
这时候才想撤退,那可来不及了。
祁子臻高举手中长.枪,大声下达指令:“众士兵听?令!继续攻城!”
原本攻势放得缓慢的军队再次奋力扑上前去,腾腾杀气如同忽然窜起的高耸火苗,以燎原之势于刹那之间?烧向充平郡!
与此同时,充平郡的城内也传来一片几乎要直冲云霄的杀喊声——是汤乐远率领的千人精兵贯穿南北门直奔而来!
在城门内声响传来之时,祁子臻就已经脱离到战场之外,看着敌军被突然袭来的汤乐远部队打得惊慌失措。
在这之前他确实是在拖延时间?,可他等的并不是援军,而是他们真正的“主力军”——汤乐远的部队。
比起初次作?战的他们,汤乐远冲锋陷阵的本事显然比他们要强,骚扰四五座乌蒙国边境的城池都是连战连捷,士气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