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白月光(2 / 2)
不久,皇帝收到了一份奏折,里面详细叙述了事件的经过。
原来九皇子在返京途中也遭遇了暴民,为免殃及无辜百姓,九皇子先是让人安抚了暴民头领,同对方详陈利弊,以期化干戈为玉帛。
然而那暴民却出尔反尔,试图以阴谋诡计劫持九皇子来要挟朝廷,可没想到反被九皇子拿做人质,又将几个重要头目控制,剩下的人也就变成一盘散沙,待九皇子给他们解决了饮水问题后,作乱的灾民看到了希望,也就不愿再做无谓的牺牲。
于是一场灾祸消弭于无形,兵不血刃。
皇帝看完奏折后,第一次发现,自己对这个儿子完全不了解。他在御书房里坐了一夜,第二天让太监拟了旨意,命九皇子接替太子之职,务必完成赈灾之重任。
…………
姜韫于接到圣旨的时候,正让大夫们给最后一批人发放预防瘟疫的汤药。
他倒是没想这么快冒头,原本他只是借着南行安插自己的势力,同时在南疆事先布好局。原定的轨迹中,他成了最后的赢家,但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他不能因为知道结果而掉以轻心,更重要的是他不想等那么久。
这个皇朝还没有腐朽到需要先破后立,他也不愿接手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
因此,他给皇帝递了密折,又让太子在雪灾中立了功,同时也料到太子会贪功失利,只是没想到对方比他想的更无能,竟成了暴民起事的导火线。还好他有所准备,没让太子死在半道上,要不然其他几位皇子就失了掣肘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姜韫于索性改了原来的计划,以身犯险给自己先刷一波声望。这里距离南疆也近,要是两年内他还没坐上那个位置,极有可能会先去南疆待上几年,那他就不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子。
赈灾确实不容易,好在姜韫于早有准备,他没法让洪水退去,但给灾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还是力所能及的,至于针对瘟疫的配方,他早就烂熟于心。
这两大难题解决后,水患等于解决了一半,安抚灾民的目的也就达成了。待半月后大水退去,姜韫于让人组织了人力,按村镇分工,一边清理淤泥,一边在村庄和镇子的四周开挖河道。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挖河道,按说该加高堤坝,再多建一些防洪堤才对。
姜韫于没有给他们答案,只说干活的人管饭,这么一来也就没人有异议了,毕竟夏收指望不上,夏种还没到时候,有活干对他们来说反倒是件好事。
又过了半个月后,姜韫于将剩下的事情交给了当地的官员,自己带了几十个随从返回京城。
但这一路却不太平,一会流民作乱,一会又是匪盗截杀,可惜都没能留下九皇子的性命,反而又给他添了几笔功绩。
姜韫于没有细查那些人的底细,只知道其中有后宫两大人物的手笔。他故意留了线索给皇帝的探子,自己装作被蒙蔽的样子,就等着看皇帝会如何处置。当然他更好奇,这次回去后,他那位父皇会对他摆何种脸色。
可以说,皇帝的态度决定了他未来的计划。
姜韫于也曾怀疑过,凭他的能力为何要等到最后,除了韬光养晦,他认为皇帝也是一个原因。
混沌珠给他的故事里,皇帝不到五十就暴毙了,死因是太子逼宫,气得皇帝吐血而亡。随后,太子被三皇子和其他几位皇子联合诛杀,而那几位皇子又一通乱战,结果死的死伤的伤,最后便宜了置身事外的九皇子。
可是九皇子登基后,第一件做的事却是把三皇子一派连根拔起,彻彻底底的斩草除根,甚至连死去的吴贵妃都给贬为了庶人,不得葬入皇陵不说,还把人丢去了乱葬岗,这是其他几位皇子及其家人都没有的待遇。
姜韫于以为,九皇子做得这么绝,极有可能是发现了皇帝的真正死因。换句话说,他对皇帝还抱有感情,要是皇帝不死,他也不会去争那位置。
要是皇帝对他还有父子情,他可以考虑用温和一点的手段,就算多等几年也无妨。但反过来,他也不一定要当渔翁,比起捡来的便宜,还是争来的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