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院(1 / 2)
“可以吗?可以吧?”明煦晃着孙氏手臂撒娇。
“不行,我不许你去。”孙氏拒绝的干脆利落。
“为什么?我带着长安长春,不会一个人出去的。”明煦不明白。
“倒不是不让你带着人出去,只你说明天去,难不成还回来?后日可就是端午了,恶日恶月的,你须得在家避阴晦。”孙氏给他解释。
明家老宅在乡下,距离内城有几十里,明煦若想去,必然是乘车。日头毒辣,骑马是绝不行的,孙氏也不会放心他一个小孩子在外骑行。若还想逛逛玩玩,一日之内是不能往返的。
理由无法反驳,明煦只好歇了心思,待过了端午再说。
“去不了城里,可以去田里看看,煦儿还没见过稻子吧”见他失望,孙氏安慰道。
“祖母见过稻子吗?”明煦问她。
“何止,祖母还下田种过呢,你第一次来江南,祖母可不是。”孙氏说。以前公婆还在的时候,夫君也带她和明溯回来过几次。
“这样啊,那等祖父得了空,让他也带我去。”明煦说。
说了几句话,见孙氏实在是忙,明煦决定告辞,“祖母你先忙吧,孙儿先回去了。”
“回去玩吧,端午让你祖父带你去看赛龙舟,京里可没有这个。”孙氏说。
“好,谢谢祖母,孙儿告退。”
明煦回到自己的院子,因为还没有适应新地方,倒是不知道做些什么。
好无聊啊,要不然学习吧,学习使我快乐。他如是想,无趣的生活使人进步。昔年的学民都想主动学习了。
于是明榭过来的时候,明煦正在写第三张字,荒废了一个多月,写起来有点费力,是以他写的很慢。
“祖父怎么过来了祖母那里不需要人吗?”明煦请他坐下。
“字写的还不错,你现在年纪还小,行书还是少写,科考的字要的是端方工整,你若是喜欢,这些可以之后再练。”明榭瞟了一眼书案上的帖子道。
科举要求统一书写台阁体,入了朝却要写出自己的风格。煦哥儿年纪还小,现在学行草之类的早了点,以后不好扭转过来,再写楷体也容易失了棱角。
“是,孙儿平常写得也是台阁体,今日瞧见这帖子好看,就临摹了一会儿。”
“原来如此,你祖母哪里人多,闹得慌,过来瞧瞧你。”明榭也没忘记回答他。
原来是来躲清静的。“已经这个点了了,祖父是要陪我用中饭吗”明煦问他。
然后明榭直接用行动回答了他,让人传了饭。
“扬州的饭菜吃得惯吗?”明榭关心道。
“有点甜。”明煦很含蓄。
自然是吃不惯的,昨天他特意让厨房做的自己常吃的菜,吃起来却不是熟悉的味道。如今糖对寻常百姓还属于比较奢侈的东西,却无碍于这里的饭食形成地方的风格。江浙地带富庶之名果然不虚。
“今天我让厨房多挑了几样菜做,一会儿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实在是不习惯,就请个会做京城菜的厨子来。”明榭总是很宽容。
“好,谢谢祖父。”明煦知道自己总要慢慢适应的,不出意外的话,扬州是他要久待的地方,适应环境是首要的。
这日中午的饭菜果然很丰盛,明煦也吃到了几道比较有趣的饭菜,还从自家祖父那里听来了菜的典故,嗯,果然很有趣。
明榭下午的安排是垂钓,明煦被邀请同行。
“祖父,附近是有池塘吗?”明煦接过止戈递来的鱼竿和鱼饵。
“有,就在院子里。”明榭说。
“在家里?我昨天逛了院子,怎么没瞧见?”明煦疑惑。
“在屋后,你该是没过去。”
“哦。”他确实没去那边。
……
那是个荷塘,正值盛夏,荷花开的娇艳,许是久未住人的缘故,荷叶显得有些颓唐。所幸这江南烟雨的天气,荷塘里的水不少,鱼儿们有幸存活。
祖孙二人摆开架势坐下,止戈,长安也被赶得远远地,唯恐惊了鱼。
夏日炎炎里在池边纳凉,赏荷垂钓,也不拘鱼饵,愿者上钩。如此颇得意趣。
人间至味是清欢。
但是他们显然有些多虑,宅子一年多没住人,鱼儿有些呆,不多时他们就钓了好几条上来,简直毫无挑战性。
祖孙两个干脆聊起天来。
“听你祖母说你明日无事,那便随我去见见你曾祖,曾祖母吧,磕个头,认认祖宗。”明榭说。
“好,不过我们不等等叔祖他们吗?”明煦问道。
明榭有一姐一弟,搁农家孩子算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