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还乡(1 / 2)
淅沥沥的小雨持续了三天,院外的黄土路在牛羊的踩踏下泥泞不堪。
“等天儿放晴了,老大老二你们再去把粮仓修葺修葺,仔细别把麦子和苞谷打湿了。”
“娘,放心吧,我们晓得。”栾大栾二自是满口应下。
“哎,也不晓得木箪啥情况,怎的到现在还没信儿?可愁死我了。”
这几日,栾母不管聊什么,说不到三句,必定会绕到木箪身上。屋子里其他人可不敢搭话,这些时日他们没少因不小心说错话被栾母削,特别是二媳栾刘氏。
“娘,出太阳了。”
刚还阴雨濛濛的,没想到转眼就出太阳了,陶茱萸将窗子推开,细碎的阳光斑斑点点撒落在窗台上。
栾母怔怔地望着窗台上那一片碎光,忍不住同两个儿子道:“这么等下去着实不是个法子,要不你们俩谁去省城瞧一瞧?”
正在屋里择菜的二媳栾刘氏,听见这话当即便给自家当家的使眼色。
去趟省城得花费不少,为着一个基本上已经确定落榜的木箪再掏这么些银子,不划算,她家男人可别干这蠢事儿。
谁知栾二却像是没瞧见她的眼色似的,将手里的旱烟杆子插回腰间,站了起来。
栾刘氏急忙拽住栾二的衣角,还未来得及开口,半掩的院门突然被人大力撞开。
“栾婶子,快,快,大喜,大喜!木箪中了!中了!乡试第一名!”
栾母三步做两步冲出屋子,紧紧捏着来人的袖子,哆嗦道:“我家,我家木箪回了?还,还考中了?”
“回了,回了,中了第一!”来报信儿的人是上滦河村的里长,栾里长扶着栾母的胳膊喘着粗气,“报喜的官差都已经进村儿了。”
闻言,栾家人一股脑儿的往村口跑去,任由裤腿上溅满泥点子,陶茱萸迟疑片刻,也跟了上去。
“老大,你,你去把炮竹点上,点上。”刚出院门没几步,栾母冲身后的栾大说道。
“哎,哎。”栾大又转身往回跑,脚底一滑,差点摔进水坑。
还没到村子中间,就已经听到报喜的人一边敲着锣一边高唱:“栾家良砚高中解元啦,栾家良砚高中解元啦……”
头戴红帽,腰扎红布的报喜官差后面跟着一辆青色小轿,再往后便是一堆听到信儿围过来的乡亲街邻
大丫蹦蹦跳跳地拉着栾母朝轿子走去,离近了,只听轿子里头有人唤了声“停轿”,随即那紧闭的轿帘也被打开。
只见一个青袍少年从里头出来,那清秀俊朗的模样,不是栾家三郎又是哪个?
跟在栾良砚身边的报喜差役也是个有眼色的,见栾良砚叫停,便知眼前这老妇人定是栾母无疑了。
他笑盈盈的捧着喜报送到栾母跟前,扯着嗓子,好似巴不得叫这街坊四邻都能听见他在说什么。
“恭喜栾老太太,栾三公子中了今次乡试头名,如今可是实打实的举人老爷了。”
栾母乍一看见数月没有消息的幼子,一双眼睛恨不得定在他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这报喜的差役。
还是栾刘氏活络,喜滋滋地接了喜报,顺道递上早已准备好的碎银子,“辛苦差爷了,家里备了些粗食,差爷不嫌弃的话去家里头坐坐。”
这边,栾母呆呆地看了小儿子好一会儿,才一把扑到小儿子身上,又是哭又是笑地说道:“你这臭小子,这么些日子怎么一点信儿都没送回来,你可知为娘有多担心?臭小子……”
栾良砚神色复杂地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亲人,一双清冷的眸子如同两潭幽深的泉水,掩藏着无数秘密。
良久,栾良砚的目光落回伏在他肩头的栾母身上,一直紧绷的嘴角这才扯出一个清浅的弧度。
他轻轻拍了拍栾母的手,低头道:“儿子这不是回来了吗?路上遇到了些麻烦,再加上一心钻研课业去了,这才忘了给家里回信儿,叫娘担心了,是儿子的不是。”
“啥?”栾母惊了一下,立马将儿子从头到脚打量了好几遍,“遇上啥麻烦了?可是身子还没好利索?还是遇上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