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209章 陈宦其人

第209章 陈宦其人(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萌妻还小,墨少请关照 我的系统异能 深渊归途 秦王的戏精王妃 妃常难养:王爷是醋精 王妃心尖,病娇坏王爷 重生史前当巨鳄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我在诸天万界都有身份 全球大逃亡:灾难始终慢我一步

前面提到过,辛亥革命时,黎元洪为支持北方的革命,曾根据北方革命党的要求,派胡鄂公去北方指导革命。清帝退位后,胡鄂任荆州荆旗善后局督办。一九一三年去北京,任国会议员,国会解散后,当了四川将军署秘书。

自蔡锷高举起护国大旗后,胡鄂公便在四川组织反袁活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陈宦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胡鄂公和陈宦私人关系不错,曾多次劝陈宦宦响应护国起义,说在国家和民族大义上是不能含糊的。陈宦一直态度暧昧,这使他很为失望。

这一天晚上,陈宦在将军署和幕僚们谈天,胡鄂公忽然走来向陈宦告别说:“二先生,我明天回湖北了。”

陈说:“怎么?你也要辞职吗?”

胡说:“息影家园,耕田课侄,免得将来变成一个为虎作伥的人。”

陈为之默然。过了一会儿,陈把胡拉入房内,用手往后面一指,凄然说:“我只有一位老母,一个残废儿子。天晓得,我如果为一人一姓的臣仆,他们……”说至此已经泪下不能成声了。

陈宧(1870-1939),字养铦,也常被称为陈二庵,二先生,湖北安陆城关人。出身贫寒,七岁投奔舅父并入读于武汉自强学院。因小事忤逆得罪舅父,十岁那一年,他回到安陆。入读于安陆汉东书院,十五岁那年(1883)考上秀才,第二年考上廪生。一八九零年,二十一岁的他考上湖北高等学府——武昌经心书院。一八九五年受甲午战争的刺激以及军校提供军装伙食,投笔从戎,考入湖北武备学堂,在武备学堂学习的同时,于一八九七年考中拔贡。

一八九八年进京参加会试,朝考落第。其叔祖陈学棻时任工部尚书,在他的帮助下,陈宧进入国子监南学入读,百日维新之后,北京成立京师大学堂,他转入其中就读。

一九零零年经其叔祖陈学棻推荐,投入荣禄部队当兵,由于办事勤奋能干,被提拔为管带。

一九零一年,因叔祖陈学棻逝世护送其灵柩回安陆而退出荣禄部队,在其叔祖学生河南学政林开谟处做阅卷师爷——校阅乡试试卷,不久失业回安陆。

一九零三年被四川总督锡良聘用,在大西南和东北从事军事行政工作,官至新军二十镇统制(师长)。

辛亥革命之后有一段时间为黎元洪幕僚,而后在北京任袁世凯的智囊,得到袁世凯的信任和重用。

一九一五年五月起担任四川总督。

在历史上,陈宧的口碑很不好,一般被视为袁世凯的亲信党羽。他和袁克定是结拜兄弟,跟着袁氏父子,确是干了不少坏事。比如助黎元洪、袁世凯杀张振武、方维。一九一三年,通过政治拉拢、军事策反、经济收买等手段,帮助袁世凯镇压了各地的二次革命。

其实,很多事是不能只看一面的。就陈宧而言,抛开其政治理念不谈,专论他的人品,会发现这是个品德很高尚之人。

青少年时候的陈宧是个极勤奋上进之人。陈宧十岁(1878年)时入读湖北安陆汉东书院,此处有房屋几十间,但是没有多少人居住,寂然无人,他常常一个人呆在这里苦读。

他在书房墙上贴有自己的座右铭:“再穷无非讨口,不死总要出头”。经过五年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终于在十五岁那一年(1883年)考上秀才,第二年又考上廪生。每月有了些许薪水,衣食有了着落。但是他依然十分贫困。

一八八七年农历新年,同学们都回家过年了,只有陈宧一个人因为书院有膏火供应,仍然留在书院苦学。

除夕之夜,他与母亲徐太夫人守岁,但是家徒四壁,别无长物。他感叹地对母亲说:“儿自愧无力献大人屠苏酒,只好读几篇古文为大人寿,并以此消磨永夜。”

他的母亲也是书香门第出生,知书识礼,对他说:“儿可读《五柳先生传》,《滕王阁序》,《与韩荆州书》。”于是,陈宧遵命大声朗读,声音铿锵,顿忘穷愁潦倒、日食维艰的处境。

突然,喜庆的鞭炮四处响了起来,丁亥年佳日悄然来到人间。陈宧当即赋诗一首:“缊袍敝衣已经年,十日无炊一粲然。最是家家除夕夜,晚香亭畔枕书眠。”这首诗表现了他在穷困潦倒中乐观的心态和勤奋上进的精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