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 45 章(2 / 2)
孟寒声又往她碗里添了一块子菜,屁股都没有挪一下,“娘,你先吃饭,吃完我再去开门!”“那怎么行?”楚刘氏直接拒绝。
“娘,你快先吃吧,你若没吃完,我可不会去开门。”
孟寒声这般说了,楚刘氏也没有办法,只好听从儿子的安排,快速的吃着碗里的饭。
孟寒声吃的比她还快,一海碗的饭很快见底都不觉得?饱。
如今这身体又高又壮,胃口也比以前好。吃了一大海碗饭,跟没吃似的。桌上还有不少菜,天气太热,放到明天早晨肯定会馊。他干脆把大汤碗拿过来,往里面加了一整碗的饭,然后将剩菜全都倒进汤碗里,继续大快朵颐。
但?外面的人显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一边敲门,一边大喊原身的名字。
说话的是原身的大伯楚光耀,虽然敲门的动作听着来者不善,但?声音却还算客气。
楚刘氏已将饭吃完,孟寒声收了桌上的空碗碟,送到厨房,洗了手才到院子里把门打开。
门外站着的,除了原身的大伯楚光耀外,居然还有大房的宝贝金疙瘩楚解之。
他身高约莫五尺三(176cm),着一身灰蓝色长衫,腰间配同色腰封,身量虽不算高大,但?纤瘦合度。
这么多年书读下来,虽还未功成名就,但?满身书卷气,叫他看上相貌堂堂。楚家人生的都不丑,楚解之更是集合了父母的优点,生的唇红齿白,面如冠玉,是与原身风格完全不同的美男子,的确有几分霁月清风般的气度。
与满面怒色的楚光耀相比,他的确算是大房最沉得?住气的。
“堂哥怎么回来了?大伯娘真是跟你母子连心,这才在我这里买了十斤猪肉,说要给你补身体呢。”
孟寒声一开口就堵住了楚光耀要说的话,他面上怒色更重,只是还未开口就被楚解之打?断。
只见楚解之从袖袋里掏出两本书,递到孟寒声的面前。
不等孟寒声发问,楚解之就说:“我听娘说堂弟也?想考科举,想起自己还有两本旧书,便拿来与你,希望你不要嫌弃,也?希望你能用得着。只不过,阿问,你怎会突然有这个想法?科举并非易事,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外面漆黑一片,仅靠大房父子二人灯笼和院门上挂的油灯里那一点火光,隐约看见楚解之手里那两本书的书名。
一本是千字文,另一本则是三字经。
孟寒声:所?以,这是看不起谁呢!
原身的爷爷在他十岁那年就死了,在那之前他卧病在床一年,所?以原身也只在九岁之前读过书,些许认识几个字,读过几篇诗。像是千字文和三字经这一类启蒙书籍,他小的时候就已经学过。
不过,楚解之之所?以这么想,一方面除了看不起他外,另一方面也没什么大错,一般人这么多年不再继续做学问,学过的东西肯定早已忘了。
但?他是一般人吗?
孟寒声并没有接楚解之手里的书,反而抱着胳膊靠在了院门上,“堂兄说笑了,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①。你说是也不是?”
猛地听到自己瞧不上的大老粗拽文,楚解之的眼睛瞪得老?大,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讪笑一声,随即抱着某种?打?压的心态,有意试探道:“你说的对,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③’,你也?多年没有碰过诗书,科举之事哪能一蹴而就,何不苦读几年再说?”
听到楚解之跟自己掉书袋,孟寒声笑了,他读的书比楚解之吃的米还要多,虽未正经考过科举,但?做过考官评过卷子。对于科举的标准答案了然于心,跟楚解之这样考了几年,还得?未来岳父给自己开小灶的人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孟寒声脸上笑意不减,回道:“堂兄既读过《劝学》,必然也知道‘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④’我虽然这么些年没有读过书,但?耳濡目染,比之其他学子也?不遑多让。”
孟寒声同样用楚解之所?说《劝学》当中的名言来予以回击。
而他的回答也?得?到了楚解之满脸一言难尽,将他上下打?量几遍的眼神,似乎在说他这个外形举止和气度跟君子有什么相同之处?
作者有话要说:①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此句引用于网络,意思是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涸辙遗鲋源自《庄子·外物》中“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以下全部引用于荀子的《劝学》
②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③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
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符合礼仪的行动上。)
事实证明,要多读书……这几句文言文,简直让我抓掉头发,查了半小时……我就是个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