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议定未来(2 / 2)
“而大河之北,就是北夷之人心中的‘中心之地’,乃是北夷的文化中心,大小领地足有十数以上,传承久远,商贸繁华。但也因此,近年来毫无变化,对于南北两地的战乱也是有心而无力。”
这个世界的人原本按照他们的“公约”生活的好好的,可是因为突然来了一个“不守规矩”的夏国,彻底的打乱了他们的秩序。现在也只有这个所谓的“中心”还顽固的维持着那一份脆弱的“秩序”。
“再往北便是北域之地,此地乃是苦寒之地,民风凶悍,自开战以来,便攻伐不断,城池易主实乃平常事。”刘基说道这,好像想到夏国还有一个名义上的土地在这片区域。
“大王,名义上,北域海外冰雪岛上还有着本国的一个藩属、一座城,不过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本国实在是鞭长莫及,只能放任自流。”听到这话,旁边的荀彧也是微微点头,赞同刘基的说法。
杨松当然记得那个地方,那可是夏国舰队走到的最远的一个地方,原本他的计划是用探查舰队打开海上的贸易路线,那知这个世界的造船技术实在是太落后了,根本就没有远航的条件,实在是最基础的设施都没有。
这就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准备实现的“海上之路”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之后,夏国的舰船再也没有进行过远航,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啊,单靠夏国的人主动出海经商是不太现实的。
其实不是夏国的百姓无法出海经商,而是这个世界的商品对于夏国而言根本没有用,夏国百姓在出海之后根本得不到什么利益,当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了。
……
荀彧见刘基讲完国外的事后,他便接着讲道:“大王,诸位,国内之事当今之急还属流民的征召、土著劳役。”
其实夏国国内的事在大小朝会中已经讲得够明了了,所以荀彧只说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臣以为,流民应当停止征召,土著劳役也应当逐步弃用。”
杨松没有说话,他知道荀彧应该还有话要说,他也不可能就凭对方的几句结论就做出决定。
“以臣计算,就算不再征召流民,本国人口最迟也会在天启二十年前达到三千万,足以完成当年之计。”果然,荀彧讲了他的缘由。
“而土著劳役,在如今蒸汽机遍布全国各行各业之后,他们能够发挥的作用已实为有限,且供养十数万劳役耗费亦不小,还望大王明断。”
至于这两个问题所带来的其他影响,其实已经讲得很明了了,现在是轮到杨松做决定的时候了!
荀彧话音落下,议政殿中顿时静悄悄的了,而杨松却是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沉思了起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松抬起头,对着殿中的众人问道:“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大王圣明!”
不需多言,这句话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就算是个别人因为各自的利益不愿意,但在这等大势之下,他们也不得不同意。
“好!”杨松见此,终于做出了决定:“竟然如此,那就先停止流民的征召,人口的增长全凭现有人口的基数,至于土著劳役……”
杨松对于停止征召流民的决定是非常果决的,但对于放弃使用土著劳役还是有点犹豫,毕竟当初可是为此发动了一场战争,还弄垮了一个土著国,这说不用就不用了,他感觉有点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