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信与不信(2 / 2)
许询十分小心的接了过来,将其中一幅书法在桌子上展开,而上面的行书书法,则是被王操之先卷了起来。
他所展开的这第一幅书法,是陈逸的章草,其书法内容是章草书法中,书写最多,最为经典的一篇文章《急就章》,这一篇文章不仅仅是在章草书法中书写最多,而在其他书体中,所书写的次数,也是很多。
只是因为这篇文章全文没有一个重复的字,是练习书法最好的题材,此幅书法看起来古朴秀逸,可以说是不可多得之物,在其中,他也是看到了一些章草名家的痕迹,更是看到了与之前那幅书法有些相像的气息。
章草书法,已然渐渐被今草所取代,现在一些文人书家,或许练过章草,但是只是将这一种书法当成基础和跳板,去练今草罢了,根本达不到精通的地步。
可是摆在他面前的这幅章草书法,水平高深,难得一见,他所见过的文人雅士数不胜数,但是章草能达到这般水平的,廖廖无几,更加令人惊叹的,则是这幅章草书法,就像王羲之对他说过的那样,将一些章草名家的笔法,融合在了一起。
单论这一幅章草书法,就足以傲视群雄了,更不用说之前的行书了,在这幅章草书法上看了一会之后,他忍住内心的惊叹,轻轻将书法卷了起来,递给了旁边的王献之,然后将这第二幅书法展了开来。
这一幅书法,正是小楷书法,所书写的内容,则是道教典籍黄庭经的一段内容,在看到书法的瞬间,他的面上露出了一抹惊异之色。
如果不是之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他真的会以为,这是站在旁边的王羲之所书写出来的,这幅书法里面包含着极为浓厚的王羲之书法真意,简直是他所看过临摹王羲之小楷,最为出色的书法。
王羲之的书法,可不是那般容易就能学会的,哪怕只是临摹,没有数年的功夫,也是难以有所成就,而这幅书法之中的真意,已然与王羲之的差距,非常的小了,达到这种程度,或许靠的不是时间,而是天赋了。
能够在如此年纪,便将王羲之的小楷临摹成这样的水平,足可见陈逸在书法上的天赋如何,更是让他内心,对于其自创书体,有了几分相信,因为本身而言,能够将行,楷,草三种书体,都书写的如此精妙,这般的人物,本身就已然是让人不敢置信的存在了,可是现在却偏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看完了这最后一幅小楷书法,他将书法卷起来,递给了王操之,最后又将其手中的那幅行书书法铺在了桌子上,此时此刻,再看这幅书法时,他在感受到,这书法中有着陈逸的气息存在,这当真极有可能是陈逸所自创的书体。
“逸少兄,今日可谓是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看完了这两幅书法,我才真正知道陈公子的书法,有着何其惊人的成就,陈公子,抱歉,之前对于你自创书体的质疑,实在是有些过于武断,不应以年龄,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就。”
许询面上带着感慨,首先向王羲之说道,随后,他伸出双手,向着陈逸拱了拱手。
陈逸也是随即拱手还礼,面上带着笑容说道:“许先生,有质疑,才会更让人信服,无须向我道歉,更何况,信与不信,都对我毫不影响,因为我此次来到世俗世界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展现这一种书体而来。”
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跟随王羲之学习书法而已,如果能够不展现这行书书体,他自然不会主动炫耀,只是想要在王羲之这里,得到更好的提升,必须要让这位书法大师级的人物,知道他现在的书法水平,还有所精通的书体。
王羲之面上露出了一抹赞许之色,“轻云此言甚是,他人的信与不信,又有何关系,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至于其他的,留待后人评说罢了。”
经过了陈逸这三幅书法的展现,他又岂能不知陈逸来到这里,与他结识的目的。
“咳,逸少兄,这搞的我好似变成了十恶不赦的恶人一般。”听到了王羲之的话语,许询咳嗽了一声,带着一些尴尬说道。
“哈哈,开个玩笑而已,轻云此次从隐居之地,来到世俗之中,为的就是与我交流学习,提升书法,既然如此,那旁人信不信他自创书体,都对他毫无影响。”
王羲之开怀大笑了一声,辞官移居金庭之后,虽然有着秀丽山水的陪伴,但是他也是很长时间没有如此开心过了。
能够遇到陈逸,就像他之前所说的,确实是一件幸事,极大的幸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