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怒涛拍(二)(2 / 2)
杨守壮躬身行礼,“拜见大将军!”翟哲是平虏将军,但军中称呼他为大将军已是共识。
“明天是第五天,于潜县城将面临最困难的局面,我今夜入城,留你守御北山。”翟哲把千里镜交给杨守壮,“你拿着这个可以看清楚城头的战事,当我在城头竖起“杨”字大旗时,你立刻率军杀下来。
“遵命!”杨守壮小心翼翼接过千里镜。
“打胜了这一仗,你我将为大明立下不世的功勋,吃掉张存仁的兵马后,清虏对大明将优势不在。”
为了坚定杨守壮的信心,翟哲多说了几句,他的声音和神态让杨守壮受宠若惊。
浙东乃至江南和江西的消息都在向于潜山区汇集,因为翟哲在这里。铁炮何时离开杭州城,何时到达富阳,一切都在掌握中。
如果城内守军表现的稍微成熟点,翟哲不会进入于潜。他几乎能想象,明早清虏巨炮开轰,于潜县城会出现何等慌乱的场面。他走了后,北山的守军要失去七成威力。北山要是被夺走了,于潜县城也就不用守了,放多少人都没用。
“朱大典和孟康都不是帅才,比不上江阴的阎应元!”他想到遥远的江阴城,也想到在书信中对阎应元承诺。浙东战事一了,大军立刻去驰援江阴。
北山的守军忙碌了一天,在加固工事。太阳走上半空再西落。今天的战事终于结束了,朱大典拖着疲倦的身躯从城头走下。
歇息不到半个时辰,城头守军前来禀告:“翟将军来北城门外,请求入城。”
“翟将军来了!”朱大典挣扎着站起来,“快随我去迎接。”他知道自己这几天的表现都落在翟哲眼里,隐隐有些汗颜。
北门打开,翟哲率两百亲兵卫进城,他临行的最后一刻命鲍广领其余人留下。
城门口火把通明,孟康等人也都赶来迎接,姚启圣特意赶来露脸,出列禀告道:“末将姚启圣,奉宗主管之命协助阁部大人守城。”他斟酌了半天,觉得自称末将更合适。他是秀才,翟哲军中不少管事的都是秀才。在招收幕僚前,只有张煌言是举人,方以智是进士。
但眼下这里注定没有他说话的地方,翟哲向众将士挥手致意后,与朱大典回到县衙。他没有把清虏调集铁炮的消息提前告诉朱大典,明天一切可见分晓。
守城一日,将士们都很辛苦,于潜县城内随处可听见沉重的鼾声。
下半夜光景,前往城头巡视的方进来回来禀告:“清虏的铁炮到了。”
翟哲登上城头,十几里外清虏大营火把通明,兵丁说话吵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的老远。
他命方进去请朱大典。两刻钟左右,朱大典赶过来。他睡的很沉,家丁实在是被方进逼的没有办法,才壮着胆子把他叫醒。
翟哲下城迎接,请朱大典先行,两人登上城头,翟哲指向光明处,说:“实不相瞒,我今夜进城是因为清虏调集来了那个东西!”
“什么?”
“大炮,可以直接轰到城头,轰开城门!”
朱大典脸色微变,最后怒气冲冲道:“这么说翟将军是不相信我了!”他首先觉得这是一种侮辱。
翟哲轻笑拱手,说:“阁部想多了,末将在山顶看了三日,见到阁部大人英勇,心中振奋,想与大人并肩作战。”
朱大典是被他拖入战役的,他当初向朱大典求援,并没指望他一定会出兵。无论为将的能力怎么样,朱大典的表现是值得尊重的。翟哲请朱大典并不是完全为了金华的五千兵丁,而是刻意为了修复与朱大典的关系。他已在布局,布局在唐王朝廷中朝堂之争,首先要保证浙东的团结。绍兴府的几个内阁大学士,很可能在唐王的朝廷必然得不到重用,但朱大典不一样,这个人与唐王早就有联系了。
听翟哲这么说,朱大典怒气稍消,为官以来,对武将,也只有翟哲一人能让他平眼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清虏有了大炮,难道这城就不守了?”
翟哲无视朱大典口气中还有的不悦,缓慢说:“我在杭州城见过清虏炮击攻城,城头守军皆化为肉酱,三道铁门悉数被贯穿。”
城头陷入沉默,朱大典一言不发。
还是翟哲先打破这种沉寂,再请示道:“能否先请守军先下城,等清虏炮击之后,再上城迎敌,我愿为阁部大人守城门。”他观察朱大典几天,知道这个人行事霸道,不那么好相处,又听过他一些传闻,所以说话处事给他足够的尊重,以武将对阁臣的礼节行事。
朱大典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怒气消散,拍着胸脯说:“翟将军请放心,有我在,就有于潜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