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张浚离职(2 / 2)
秦桧的事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法,王晨也是挺高兴的,他在几次接触中感觉到了秦桧的能力,抛开历史的成见不说,这个人确实是一个能干的人才,做起事来非常有条理,而且行事果断,决不拖泥带水,有其人帮忙做事,王晨觉得许多事他都可以少很多心思。
王彦也传来好消息,说他率部追击昭合的残部任务已经完成,全歼了昭合了几千残部,生擒其人。
其实王晨令王彦进太行山剿灭昭合的残部,只不过是对其当日兵败的惩罚。已经失去了大部兵力的昭合,他那几千残部在太行山深处,也不可能生存太久,毕竟金人一直在草原上生活,不习惯太行山这种地形。甚至不需要派出官军围剿,他们就没办法生存下去,何况太行山内还有许多义军。
接到王彦的报告后,王晨也对其立下的战功称赞了一番,并表示会上表朝廷,替对方求情。但王晨也对王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其部继续转战太行山,争取将太行山内那些义军和盗匪全部收编,要是有不愿意听从朝廷招安的,那就率大军剿灭。
王彦这些年一直转战在太行山一带,颇有威望,王晨希望能借连胜金军的兵威及王彦的名望,让太行山一带及整个河北、河东的匪患都消除,还百姓以安宁。
在王彦部好消息传来之时,全歼完颜撒离喝的张浚及折彦质部也先后来到太原,与王晨会师。
张浚部先于折彦质部三天抵达太原。而比张浚迟到太原三天的折彦质,在见到王晨时候,就说了自己的不满。他对张浚抢了他的功劳颇有微词。毕竟完颜撒离喝部是被他击溃,并一路追击的,但最终却被张浚摘了桃子,最大的功劳被人抢走了。
“折帅,张浚部是本帅命令其南下,与你部一道夹击金军完颜撒离喝残部,本帅知道此战主要功劳是你部,会如实向朝廷报告,并为你们请功,”不希望部下将领出现争功行为的王晨也只得耐心相劝,“折帅,本帅觉得,国难当头的情况下,这种功劳就不要太看重,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歼灭更多的金军,尽可能快地结束战事,打金人以措手不及。接下来还会有很多的战事,比完颜撒离喝更出名的金军将领会被我们击败,只要你以后作战出色,何愁不再立更大的军功?”
听王晨这样说,折彦质依然不太服气,但在听到王晨透露了一点消息,说朝廷准备召张浚回朝任职后,也就没了话语。
张浚是文臣,不是武将,王晨从吴玠和吴璘兄弟嘴里了解到此人在川陕的所作所为后,大概清楚了其能力。张浚能力还是不错,但这是指治理地方的能力上,而不是领军打仗。
张浚的军事才能可以说不入流,要是令其继续指挥大军作战,遭遇强大金军攻击的时候,说不定会遭遇大败,毕竟以后的战事不再是川陕之地有太多的地形可以利用,大部都是平原,金军的骑兵行进速度很快。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以张浚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出充分的应对的。在这次攻打太原之战中就可以看出来,张浚在接到赵桓的诏令后,完全不顾形势的变化,不理会可以与王晨一道两军夹攻太原,私自停止了前进。要是这种情况下,金军突然发动偷袭,那损失将会非常惨重。
除了军事,张浚在其他方面能力还是挺不错的,那不如让他回朝去发挥他的长处,而不要继续呆在军中。有了如此想法后,王晨也向小皇帝寄了密信,将这意思说清楚。赵谌自然不会不从王晨的意,马上答应。而李纲、宗泽也觉得这样的提议可行,对赵谌的意见没提出反对,因此决定召张浚回朝。
“折帅,张浚离开太原后,其部人马中的一部,将会归到你帐下,希望你在统领更多人马后,有更不错的战功立下。”听王晨如此说,折彦质再没有什么怨言,在王晨面前保证,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斩获更多的军功。
也就在张浚部、折彦质部抵达太原的十天后,朝廷宣调张浚回京任职的诏令也送抵军中。
在朝廷送来的诏令中,皇帝赵谌盛赞了一番张浚这一两年来以为朝廷立下的大功,并说为表其功,宣其回京任职,委其为兵部侍郎,并授其郡公爵位,负责兵部事宜。如今的兵部尚书只是个虚职,并不实际掌管兵部事务,兵部侍郎是兵部的实际管理者,位列宰执。
原本张浚去长安任职也没打算一直留在那里,至少在他自己的心中有镀金的意思,最终的目的是回京任更高的职务。如今终其所愿,位列朝中宰执位,他也比较满意了。毕竟他现在还年轻,才三十几岁。三十几岁就位列宰执,那入相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