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关心则乱(2 / 2)
现在宝钗尚且生涩,她却已经历经生死,有什么好比较的?
这时,宝钗已经一丝不错的向贾母见了礼。因天已渐热,她低下头时,露出一截白皙柔润的颈子,优美动人。
贾母眯着眼睛瞧着,慢慢点了头,道,“是个好姑娘。”
王夫人就有点得意。
贾母却又道,“要说前些年,正旦等大节日的时候我也还是要入宫的。到前两年,皇后娘娘怜我年纪大了,才说不用我再去。若说往年我在宫中所见,如宝钗这般品貌的却也少见,就有略近些的,气度也是不及。”
听贾母这么说,连着低下头去的宝钗,脸上也微微露出了几分喜意。
但贾母并未就此多说。
毕竟宝钗的身份不比元春,说是备选,备选的却不是妃嫔、女官,而是皇室宗女的入学陪侍——说得实际些,也不过就是品级高一些的宫女罢了。
薛家会让宝钗去,也是自信以宝钗的品貌,即使是这样的品级,也能自挣出一条路来,如果能走了显贵世家的路子,将备选的等级提上一提,那就更好了。
可贾母虽觉得宝钗入宫是件不错的事,却并没有打算帮着让宝钗换个入宫的身份。
她只是嘱咐王夫人,“如今你妹妹和甥女初上京来,只怕有许多事情需要照应,你要多上心。且宝钗是为备选而来,
更不要怠慢了她。”
王夫人直觉这话有些不对,一时却也不大明白,只得应了。
贾母见她点头,就又向宝钗道,“你之前见了我们家的女孩子,我身边的几个你还没见。”
就又给宝钗指了黛玉、青玉和熙凤三个。
宝钗自然和三人一一见礼。黛玉青玉还好,轮到熙凤时,听说她也是王家女,宝钗就露出了几分困惑之色。但这神情也迅速收敛了。
此后,薛家又难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谢了,贾母一一收下,才让王夫人自去治办席面,给妹妹一家接风。
听见贾母这么说,不论是和王夫人有些相像,只是更显富态慈蔼些的薛姨妈,还是一直端着“淑静”两字的宝钗,都露出了几分诧色。
贾母不说亲自接风,这是常礼。她那般年长,就是那么说了,她们也是不敢受的。
但是……但是!
但是贾母居然没有说留客!
明知她们举家搬来,带的下人不算多,诸多大件器物也需另备——薛家在京城虽有宅邸,可毕竟多年不住人了——贾母却连“住一两日”这样的客气话都没说!
可是,虽说薛家母女心中有些惊奇惶恐,王夫人注意到这一点后也有些惊怒,这些话却是怎么都不好质问贾母的。
王夫人连对熙凤使了两个眼色,熙凤却也只若不觉,只笑道,“唉,瞧我这脑子,看到这天仙般的妹妹,竟有些傻了。我这就和厨房的人说去,保管置办出一桌风风光光的席面来。”
这么说着,熙凤就自己笑着告退了。
因她接的是贾母的话,王夫人依然不好说什么,也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她自去。
黛玉看着眼前几乎是“前生重现”的一幕,心中却是好笑。
也正是因为近乎于前生重现,这次,黛玉看得更加清楚了。
前生,她和王夫人的关系那样的恶劣,贾母的这些做法只怕也是重要因素——她的外祖母总是这样。
王夫人一给她下绊子,贾母不知道还可,若是看到了知道了,就总是会帮她找回场子。
因宝钗是王夫人看中的儿媳妇,她就总从宝钗那里下手。
那一次,王夫人不肯接她奉的茶,贾母就转眼批判了宝钗的素净,说“……也忌讳。姑娘们这样,我们这样的老婆子,就越发该住到马圈里去了。”
贾母总是这样的纵容与维护,王夫人对她的观感,又怎么可能好得起来呢?
可黛玉即使是看到了这一点,也并无怨责,反倒觉得心中温暖。
贾母是个睿智的老人,可再睿智的老人,在子孙的事情上,也会犯错。无他,不过是关心则乱。
在她的事情上是这样,在原本的宝玉的事情上,也是这样的。
——————————————————————————————————
ps(红楼畅想):红楼原著里是这么写的——“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媳妇女儿人等接出大厅”。对比黛玉来时王夫人的态度看看?
相对的,贾母对薛家是当面不留,事后才遣人说留。亲疏也可见一斑。
曹公的遣词用句,总是那样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嘛,这应该是最后一次正面出现原著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