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2 / 2)
对于六叔的私生活,身为后辈的沈文信当然不会过问。
“老板,我们捡了一个大漏!这次多亏师傅他老人家,不然我都走眼了。”杨宇一脸地激动,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件青花瓷,令人奇怪的是缺一个大口,差不多有一个脖子粗的距离左右。
一看就是残缺品啊!怎么说是大漏?沈文信出于好奇,询问道:“倪老,这物件有什么来历?”
三人来到了鉴宝室,倪老拿着这个“缺口”青花瓷,一副极为难得的样子,说道:“这件青花瓷的全名叫做,青花瓷刮须盘,是十八世纪乾隆时期欧洲的贵族在景德镇定烧的,所以纹样有点西方的样子,这个缺口,你看。”
倪并正把这件东西,拿到了下巴处,刚好切合,然后说道:“那个时期的贵族刮胡子都是让仆人做的,讲究的贵族会用这个盘子来做盛放胡茬的器皿。”
十八世纪的欧洲贵族,以用青花瓷为一种chao流、风尚,而这件青花瓷的刮须盘,更是上等贵族专用的瓷器,连用刮须子都这么讲究,可见当时的贵族生活风貌是怎样的。
对这方面不了解的人,还真的会错误以为这东西是残次品,没想到缺口是故意为之的。
来历还极为不凡啊!乾隆时期的外销瓷,从青花的晕散的程度上看,应该是乾隆早起的,继承了雍正的青花特点。
保存完好,品相不错,属于难得一见jing品青花瓷,画片则是欧洲风格的什么贵族徽章,加以传统的景德镇纹样边饰。
到底是什么贵族专用的刮须盘,可能要查询有关十八世纪欧洲贵族徽章全集。
抱着憧憬期待的心理,沈文信上手了青花瓷刮须盘,一个质地黑铁,雕刻了白鹇的宝箱出现,无疑是五品宝箱。
沈文信摸出过两件五品的,分别是王铎手稿、康禄王印,价格都是很高的,按照推断,五品的价位波动在200万-500万之间,低于这个价格是捡漏,高于则是亏了些,不过收藏界宁可买贵真,也不买廉假。
升值潜力是判断一件藏品价值的一个要素,因此这个价位幅度只是初步推断,不一定准确。
“倪老,你多少收来的?”
倪秉正笑而不语,眉宇之间,有些许得意,杨宇抢先说道:“一万!还是我先垫付的,那天您不是给我一个红包了吗?刚好还有一万。”
“做得好!介于你们捡了这么大的漏,我决定奖励倪老十万,杨宇五万,当然你垫付的那一万不包括奖金里面。”
倪秉正摇了摇头,说道:“老板,我的奖金就算了,这是我应该的,何况我儿子的首付钱……”
“一码事归一事,这十万你必须拿着。”
“好。”
随后杨宇这个讲述了捡漏的过程,原来早上9点的时候,一名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妇女,拿了这个物件过来,说是急需用钱,看能买多少,起先是杨宇接待的,看了之后,觉得品相不行,出价一百,争执讲价之中,倪秉正从楼上走了下来,如今他当值的时候会住在原先留给易小军的房间内,哪里一早就收拾妥当了。
一眼就看出了青花瓷刮须盘的不凡,不动声se,规劝了杨宇,看在她可怜的份上,以一万成交了,当时店里面没这么多现金,杨宇还摄于倪秉正的师威,只好拿出了身上的现金一万。
当妇女走后,倪秉正道明了一切,杨宇傻愣在当场,对倪秉正佩服得五体投地,龙城第一眼果然名不虚传。
听完之后,沈文信到了银行转了一百万的现金到另外一张银行卡,再到柜台取了二十万,把卡和奖金交给了倪秉正、杨宇。
说道:“这一百万,交给倪老您,有什么好东西千万别客气,不过收了之后,等我看了再转手给其他藏友,其他的要求就没了。”
这个特殊要求,主要是为了让沈文信更好的吸收金光,这一团五品的金光,算是保证沈文信的金光数量。
他可不想浪费每一次吸收的机会啊!五品的宝箱可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
“这个没问题。”倪并正拿了银行卡和奖金十万,心情五味杂陈,为首战告捷而喜悦,也为对沈文信的信任感激,回想以前对沈文信的不满,不免自责起来。
都六十多岁的人了,为什么心胸还如此狭隘?自我反省的倪秉正端正了态度,开始为摸宝行任劳任怨了。
留了四万现金在身上的沈文信,是为了以防万一,等遇到什么好的东西,再跑到银行怕迟一步,有几万在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