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大战的前夕(2 / 2)
当然行军的过程之中,孙传庭还是非常注意的,步步为营的原则不可能放弃。
其实襄阳府城距离郧阳府城不足五百里地,若是骑兵快速的行军,最多两天到三天的时间就到达了,孙传庭率领的十二万大军三月十日就从襄阳府城出发了,因为遇到了梅雨季节,不利于作战,谨慎的孙传庭命令大军再次休整,一直到四月初三才再次出发。
十二万大军所谓的急行军,也就是每天行走八十里地左右,这样算起来,抵达郧阳府城至少需要四天到五天的时间,加上大战之前的部署等等,真正开始战斗,应该是四月中旬的事情了。
斥候传回来的情报,孙传庭分析的非常仔细,他内心一直都有疑惑,那就是张献忠既然遭遇到了惨败,为什么没有放弃郧阳,南下进入到四川去,这对于张献忠是非常有利的,难不成张献忠对于襄阳之战的失败不甘心,真的想着与大军决一死战吗。
孙传庭更加注意的是河南方向李自成的踪迹,南阳府城距离郧阳府城不过六百里左右的距离,若是李自成突然杀向了郧阳,也不需要多长的时间,驻扎在新野的贺人龙,不可能完全抵挡李自成十余万大军的进攻。
张献忠摆出决一死战的架势,这让孙传庭怀疑,张献忠是不是与李自成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或者是两路流寇私下里已经联合起来了,张献忠负责将朝廷大军拖住,而李自成则是在战斗进行到最为紧要关头的时候,突然杀向郧阳。
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麻烦了,李自成和张献忠联合,流寇的总兵力接近三十万人,孙传庭绝无把握取胜,到时候战局很有可能出现逆转。
基于这样的原因,孙传庭尽管下达了快速行军的命令,但非常注意沿路的警戒,清除沿途任何的有威胁的因素,如此就算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有了联合作战的意图,他也可以率领大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撤回到襄阳府城。
四月初六,孙传庭率领的大军,距离郧阳府城不足百里地了。
斥候接连不断的禀报消息,根据斥候的侦查,孙传庭预计张献忠布置在郧阳府城外围的流寇,人数至少有五万人左右,应该是刘文秀或者艾能奇指挥作战的。
郧阳的地形复杂,有高山、丘陵、河谷平地、山间盆地等等,郧阳府城所在的郧县,就属于山间盆地,郧阳与襄阳的地形截然不同,襄阳属于平原地带,郧阳整体属于山区,且著名的武当山就在郧阳府辖区之内。
在这样的地方作战,必须要精心的部署,一旦流寇进入到大山之中,想要大规模的剿灭就很有难度了,故而必须在部署的时候,堵住流寇大规模移动的道路,不过在这样的地方作战,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外部增援的力量,很难快速抵达,而且只要进入到郧阳府的境内,孙传庭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获取消息,从容布置撤离的事宜。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孙传庭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联合作战的担忧不是特别严重,毕竟贺人龙在新野防御李自成的大军,李自成的大军就算是进入到郧阳,前来增援张献忠,孙传庭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做出撤离的决定和部署。
张献忠在郧阳府城的外围部署了接近五万的大军,这让孙传庭很是吃惊,朝廷大军拥有数量不菲的红夷大炮、弗朗机等等火炮,这些火炮在野外的进攻之中是能够发挥出来很大威力的,流寇凭借着刀剑是难以抵御的。
得到斥候的禀报之后,孙传庭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要求斥候不惜一切代价,摸清楚张献忠的部署,越是具体越好,且要绘制出来详细的地图,另外一方面,孙传庭开始集中大军拥有的各类火炮,此次的进攻,他将让火炮发挥出来重大的作用。
两路大军的厮杀迫在眉睫。
京城、南直隶等地的目光,悉数都集中到郧阳府城这个方向了,朝廷大军在前面取得了襄阳之战的重大胜利,若是能够取得郧阳之战的重大胜利,那么就能够快速靠近彻底剿灭流寇这个作战目标了。
至于说张献忠为什么会在郧阳死守,为什么没有南下进入到四川,这些问题暂时没有谁去考虑了,大战在即,目前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彻底打败张献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