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节 举债回购(1 / 2)
最快更新曲尽星河最新章节!
银子、东夏钱,靖康钱……李虎觉得这是一道题,考验民生治国大题的一个体现,一旦能够赌对,钱才不会折质。
选哪个呢?
在他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靖康朝廷也终将面对了。
脸上透着一股惨白的皇帝慢慢坐起来,正眼盯着旁边恭恭敬敬,等候受他垂询的太子。
皇帝喉咙里像缠了团棉hua,说出来的话不但含糊,而且带着呜呜的杂音。
这是病情恶化,接连昏迷造成的。
他缓缓地说:“据说,你定下来的几笔和买?一个商人上吊,两个已经遣散家众,在家里坐着等死,其它的是在四处托人,借别人的嘴说到朕的耳边来,到底是什么样条件,这么可怕呀?监国太子殿下?”
秦理轻声说:“回父皇的话,和买的条件是有点苛刻,还不至于到这种程度,主要是,他们不认朝廷的钱……”
皇帝震惊,问道:“你说什么?”
秦理说:“儿臣说错了话,是官币贬值得厉害。”
皇帝呻吟一声,问他:“那朕问你。最近你——铸了多少币?”
秦理道:“国家用钱的地方太多,战争打完,要兑现饷银,到处都是缺口,最近三个月,一共督造了五百万贯。”
皇帝没有说话,似乎在计算五百万贯的数额有多大。
一贯钱会在一两银子上下左右,等于铸造了五百万两白银上下的币值,国库总收入,不去支出,才两千多万两白银,铸币的数量大……秦理又说:“这个数目是大了,儿臣在铸之前,询问过众多懂钱粮的大臣,他们都说只要币质不要太劣,少铸大钱,还是可以的。毕竟是应急。”
秦理怕被怪罪,紧接着又说:“西边大棉降服,不也要推行我靖康官币的,就算多了一些,也不至于贬值。”
皇帝沉吟片刻,要求说:“召杨绾。”
秦理以为听错了。
杨绾两年前就已经病休,他是要喊现在户部当家的人吗?糊涂了,以为杨绾还在庙堂?秦理小心翼翼地说:“回禀父皇。杨绾他?已经不在朝廷。”
皇帝吞咽说:“召回来。”
秦理又说:“病着。”
皇帝一口气喘不上来,好半天才喝道:“抬回来。”
秦理又解释:“其实大臣们,也都在想办法,杨绾那一套,现在大臣们都知道。”
皇帝气急败坏一样:“传。召。”
秦理无奈。
随着宦官高唱:“传原太子太傅上林令户部丞开国县伯杨绾。”
数十羽骑从宫门出发,箭射出去。
在杨绾进宫的路上,皇帝已经在询问秦理都动用了哪些手段,现在市上币值几何,不时传召大臣前来,庭上应对。有些话是说不直白的,即使皇帝也不肯多说,也许铸造这个数量的钱币还不是太大问题,毕竟刚刚吞并大棉,需要赏功罚罪,就像当年攻占南朝一样,从投降的敌人国库里抄回来大量的金银和物资压库,国家虽有一定的通货膨胀,也没有恶化先去,因而朝臣们在根据这样的经验照搬。
但他们忘了大棉和南朝之间的差异,大棉没有南朝的富庶……
此外,朝廷向东夏用兵,也是数十万的大动用,却没有所获,只有大量的战死,这一则不利好的消息会影响到货币。
与东夏议和,对东夏进行所谓的补偿,也是一则不利好的消息。
而有没有其它的消息呢?
还有最最不能提的,皇帝老病将亡。
皇帝若死,新皇登基,还会再发行大量的货币。
你现在货币都这样了,还会随新皇登基再发行大量货币,持有货币在手的人怎么可能不看跌?
这些都是诱因。
这和战争一样可怕。
皇帝不看好太子和他的朝臣能够应对,便不管杨绾是否在病中,强行传召。
杨绾到来,确实是抬着来的。
看到这一点,皇帝很愧疚,于是就在庭上哄呀,什么自己用的膳食,什么养病药物,诸多赏赐,一一赏下去。
杨绾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他退下去的时候,朝臣议论,说他这个老年相,那是奸利相,或极胖或极瘦,是活该……刮民财三尺,六亲不认。
但他的病还不像皇帝的病,吃了些膳食,就挣扎起来,轻声说:“这些都是诱因。都不是主要的原因。”
皇帝也没有给太子交谈的严苛,和声问:“什么是主要原因?”
杨绾叹道:“皇帝攻占北平原了。”
这是皇帝为儿子取刺,那是最说不得的,无论谁说及这个,就等于是谴责皇帝违背道义,无罪而伐之……但杨绾可以。一是皇帝需要求教于他,二则,都是这样的病人,又是长期相处的君臣,少了顾忌。
太子反驳说:“这和打东夏有何关系?”
杨绾扭过头,温吞吞地说:“太子殿下。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超发,一直在铸币,钱到哪去?钱被用来作境外贸易。这些钱,通行天下,哪怕是皇权不到的地方,那么持官币的人不担心,贸易还在走,钱在流通。而境外的贸易,多数是经由东夏牵头,包括向西的贸易……打了东夏,贸易就少了一半。钱就盈余出来,抓在手里的人感觉出来,就会想放掉。包括钱业巨首三分堂。”
他又说:“微臣在理财上,其实没有太多的本事,这天下高人多了去了,说不定,他们早就预测今天的局面,早就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敛金银,放货币。”
皇帝指着他,给太子说:“你听听。你听听。这都是治国的道理呀。杨翁也是你的老师,为什么不知道去请教?”